南浦二首(其二)

帘重雨垂垂,到黄昏、又是晴期无准。

微醉更添衣,重篝腻、先到江南梅信。

扶头睡味,殢人依旧年时病。

多恐银荷灯照处,闲了水晶双枕。

梦中还问红楼,只纱窗、似雾琴弦微润。

燕子不归来,葳蕤琐、斜阁栏干秋影。

空阶点滴,漏声遥隔重门静。

为想禅床同听客,凋得几丝青鬓。

形式: 词牌: 南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黄昏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的微妙与情感的复杂。诗人以帘垂雨、晴期无准、微醉添衣等细节,营造出一种既朦胧又略带忧郁的氛围。"重篝腻、先到江南梅信"一句,巧妙地将江南早梅的讯息融入情境之中,暗示着时光流转与季节更替。

"扶头睡味,殢人依旧年时病",诗人借酒消愁,却难以摆脱内心的困扰,仿佛旧日的病痛再次袭来,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留恋。"多恐银荷灯照处,闲了水晶双枕",在灯光下,诗人担心自己会因闲暇而忽视了与爱人共度的时光,流露出对爱情的珍惜与忧虑。

接下来的"梦中还问红楼,只纱窗、似雾琴弦微润",诗人似乎在梦中回到了那个充满回忆的地方,纱窗外的琴弦微润,仿佛是情感的寄托,进一步深化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燕子不归来,葳蕤琐、斜阁栏干秋影",燕子未归,象征着离别的哀愁,而栏杆上的秋影则增添了几分凄凉。"空阶点滴,漏声遥隔重门静",空旷的台阶上滴答作响,远处传来的时间流逝的声音,与寂静的门户形成对比,强化了时间的流逝感和孤独的情绪。

最后的"为想禅床同听客,凋得几丝青鬓",诗人想象着与爱人共同聆听禅床旁的客人谈话,却感叹岁月无情,自己的青丝已渐渐变白,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现实孤独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疏影三首(其一)

琼窗倚玉,有画眉小笔,脂晕凝宿。

试拂轻绡,约略朝酣,一枝艳对修竹。

红珠帐外消魂影,刚浅照、花南香北。

好黛螺、宫吏重修,持慰点妆人独。

想是端居草疏,茜衫正捧研,娇亸鬟绿。

且缓朝天,为拾残绒,点缀春风萝屋。

须知老去冰霜性,未肯换、小红新曲。

只剩将、绛雪飞丹,留作喜神妍幅。

形式: 词牌: 疏影

疏影三首(其二)

牵萝小住,借槿篱蔓架,商量逃暑。

过了花时,犹有清阴,消得几番梅雨。

垂杨金楼无人惜,枉自学、汉宫新舞。

最怜数、摺芭蕉,解展绿窗愁绪。

多少红芳嫁后,指双鬓渐见,星星如许。

此去江南,便问鸳鸯,也道凌波非故。

横塘旧种田田叶,怕写尽、盘心清露。

等甚时、共载吴娃,醉遍五湖深处。

形式: 词牌: 疏影

疏影三首(其三)

盘心侵碧,又纤枝散遍,绛英珠缬。

可是双成,香唾吹来,犹带露华消息。

银瓶怕损轻盈影,且伴到、琉璃屏格。

待倩痕、一试凌波,照见玉容明灭。

还似年时旧梦,正妆成倚镜,相对愁绝。

钿朵风前,略整钗梁,却恐珊瑚敲折。

回头已逐东流去,只检取、琼奁花叶。

误认将、一幅留仙,绣满折枝裙褶。

形式: 词牌: 疏影

甘州

傍枌阴拓地结精庐,人在画中居。

自平津罢馆,垂帘据几,重见江都。

闲煞绿阴清昼,长照满床书。

细勘丹青笔,好趁窗虚。

课罢奚童扫叶,更妃豨声病,校付清娱。

问青编粉指,赌记几回输。

怎催人、拥麾万里,向陇云、频梦树扶疏。

归来早、乙藜吹火,再领蓬壶。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