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龙十咏(其七)蒙泉

作圣有奇功,谁知在蒙养。

宣尼赞周经,妙旨存彖象。

千年紫阳翁,人文再宣朗。

工夫益精密,为我重指掌。

迂愚抑何幸,久矣绝群想。

果行复育德,服膺未云爽。

兹焉得佳名,悠然惬幽赏。

时至一濯缨,无言道心长。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安熙所作的《封龙十咏(其七)蒙泉》诗,以“作圣有奇功,谁知在蒙养”开篇,巧妙地将圣人成圣的非凡功绩与启蒙教育的深远意义联系起来,体现了对教育的高度重视。诗中引用了孔子赞颂周礼的经典,强调了《周易》中“彖象”的妙旨,即通过教育和文化传承,可以达到提升个人修养和国家文明的目的。

接着,诗人提到宋代的理学家朱熹(紫阳翁),认为他再次弘扬了人文精神,使得教育方法更加精细,便于人们理解和实践。这反映了对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的尊敬,以及对传统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诗人自谦为“迂愚”,却有幸在这样的时代接受教育,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育价值的深刻理解。他强调通过实际行动践行道德,培养品德,即使心中有所疑惑,也愿意深入学习和领悟。

最后,诗人表示在蒙泉这个地方,得到了美好的名声,心情愉悦,仿佛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他提到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像洗涤帽子一样净化心灵,表达出对内心平静和道德追求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教育的力量,还体现了个人对道德修养和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收录诗词(74)

安熙(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封龙十咏(其八)李相读书龛

嵓壑有奇胜,缥缈馀风烟。

石室谁所留,尚倚苍崖巅。

慨想龛中人,于今几何年。

遗迹虽未泯,山深月空悬。

伊予陋庸姿,复苦尘务牵。

此道难坐进,低头愧前贤。

尚幸忝私淑,静修有薪传。

终当谢浮世,于兹订遗编。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封龙十咏(其十)敬斋祠

桂树徒芬芳,祠宇亦荒废。

弦歌无馀响,香火谁复继。

前修日以远,令人发深喟。

举觞酹飞泉,悲风起横吹。

形式: 古风

高节妇诗

绝道丧,今几年,善俗如灰不得然。

士知苟禄为得计,偷生忍耻不自怜。

嗟嗟此妇乃尔贤,不本教育由天全。

信兹秉彝不可泯,直与天地相后先。

太行西北黄云边,平芜落日生寒烟。

高节凛凛谁当传,后人歌我节妇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夏夜即事

未遂平生志,求田拟种瓜。

天游华表鹤,井坐子阳蛙。

世事一场梦,俗情三月花。

兴亡天不问,阅尽几年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