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魏允中所作的《望山怀张仲友山人》。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首句“宿约杳不遂,栖栖东岱麓”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未得如约相聚,独自在东岳泰山之麓徘徊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接着,“官舍钥重门,一月成幽独”两句,通过描述官舍的封闭和一个月的孤独生活,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奈。
“日出步小园,日暮空斋宿”描绘了诗人每日的生活状态,从清晨在小园漫步到夜晚独宿空斋,生活单调而孤独。接下来,“永言怀故人,漳流结茅屋”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怀念,想象着友人在漳水边结庐而居,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昔别树无花,绿阴生夏木”回忆起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树木还未开花,转眼间已是绿荫浓密的夏日,时光流逝,友情却难以忘怀。“君常儿女婴,余且浮名逐”表达了对友人纯真情感的羡慕,自己则被世俗名利所累,无法摆脱。
“举头望名山,怅然伤尘目”诗人抬头仰望名山,心中充满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为世俗的尘嚣所困扰,感到一丝伤感。“出处决何时,早欲脱羁束”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生活的愿望。
最后,“却向此山游,逍遥双白鹿”诗人决定再次前往山中游历,希望能像传说中的仙人一样,与白鹿相伴,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