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平生所交友,岂曰不数人。
但恐莫我知,可疏不可亲。
人如李仲元,人如郑子真。
相望无百里,犹得奉清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次韵昌甫所寄因答施仲益且寄斯远(其一)》中的一节。通过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知己难遇的感慨。
诗中首先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认为一生中所结交的朋友虽非众多,但能遇到真正了解和欣赏自己的朋友实属难得。诗人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并提出了交友之道:在保持距离的同时,不可过于疏远,以免失去那份难得的默契与理解。
接着,诗人以李仲元和郑子真为例,赞美他们高尚的品德和超凡的才华,表达了对理想中朋友的向往。李仲元和郑子真作为古代的隐士,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人格魅力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他心中理想友谊的象征。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与这些理想中的朋友虽然相距不远,但仍能通过诗歌交流情感,共享清雅之气。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宋代文人之间通过文学作品进行心灵沟通的文化传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理想友谊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社会中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
不详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三子者之撰,孰辨主与宾。
富贵非所恶,古道多贱贫。
要是一世士,必有千载人。
渊乎章泉水,高会聚荀陈。
尝看晋宋语,无忌酷似舅。
焉如施与徐,共学乃师友。
固应在同声,亦何苦遗臭。
我独乏雅正,蓬心乱苗莠。
人梅两相得,雪云阴复开。
此时对自足,朝夕为谁催。
逢花既攀折,寻香试徘徊。
山意动诗兴,优哉而悠哉。
留诗鍊字稳,读者无此识。
共看庭前桂,不改旧时碧。
洗盏取酒来,饮尽莫留滴。
醉后气易平,长哦对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