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空亭屹立俯长流,占断潭溪千古秋。
一派清商人倚槛,半篙寒绿客呼舟。
芙蓉露白江波冷,梧竹风高枕簟幽。
车马红尘应不到,此身何异在瀛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秋江亭景象。诗人解缙以“空亭屹立俯长流,占断潭溪千古秋”开篇,巧妙地将亭子置于自然之中,仿佛它与时间共存,见证了千年的变迁。接下来,“一派清商人倚槛,半篙寒绿客呼舟”两句,通过人物活动的描写,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清商人在栏杆上倚靠,寒绿的水面上船只轻轻摇曳,生动展现了秋日江边的宁静与生机。
“芙蓉露白江波冷,梧竹风高枕簟幽”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幽静,芙蓉花在露水中显得格外洁白,江面似乎也因之而显得更加寒冷,而梧桐与竹子在高风中摇曳,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萧瑟之美。最后,“车马红尘应不到,此身何异在瀛洲”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心灵归隐的向往,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远离了世俗的纷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超脱尘世、心旷神怡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生活的追求。
不详
一字缙绅,、喜易,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月来轩外自相寻,人在轩中鼓素琴。
半榻影斜天浸水,七弦声动雁投林。
光涵石几秋无际,冷逼冰弦夜正深。
我忆戴逵惭未识,拟乘高兴借清音。
小隐当年远市廛,杏花深处转幽偏。
一村矮屋疑勾漏,数亩青山似辋川。
流水通桥舂药碓,閒云将雨润芝田。
华陀今见孙枝好,雅度浑如董奉贤。
拜命趋朝出紫宸,一官初授渥恩新。
来时共泛西江月,去日平分上苑春。
彭蠡望穷怀故国,洞庭到处是通津。
华容凋弊劳苏息,莫对双松岸帻巾。
手植青松不计年,根株峙石翠相连。
勿嫌落子惊幽梦,惟爱閒云伴醉眠。
半夜风声寒作雨,一林阳气煖生烟。
画长与客敲棋局,忘却人间俗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