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蝉

前身疑是空山侣。遗蜕杳然仙去。

露给资粮,形藏密叶,有得孤高如许。绿阴亭午。

引天籁笙簧,移宫换羽。

雨后微凉,余音摇曳过庭树。

依稀银雁柱系,被晚风吹断,曼声凄楚。

八尺琉璃,半帘苍翠,睡起了无情绪。秋来更苦。

咽四壁寒虫,无聊和汝。且莫哀吟,觅疏林宿处。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齐天乐·蝉》由清代词人曹贞吉所作,通过对蝉的描绘,展现了蝉的独特魅力与诗人深沉的情感。

开篇“前身疑是空山侣”,以拟人化的手法,将蝉比作山林中的伴侣,暗示蝉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接着“遗蜕杳然仙去”一句,运用了“遗蜕”这一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蝉化为尘埃,仿佛成仙而去的情景,赋予蝉以超凡脱俗之感。

“露给资粮,形藏密叶,有得孤高如许”三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蝉在露水滋养下,身形隐匿于密叶之中,展现出其孤高的姿态。这里不仅赞美了蝉的生活习性,也暗含了诗人对蝉独立不群品格的钦佩。

“绿阴亭午,引天籁笙簧,移宫换羽”几句,进一步渲染了蝉鸣的美妙。在正午的绿荫下,蝉的鸣叫声如同天籁之音,时而高亢,时而低回,犹如笙簧之音般悦耳动听。这不仅描绘了蝉鸣的音乐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赞美。

“雨后微凉,余音摇曳过庭树”两句,通过雨后的清凉与蝉鸣的余音,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蝉鸣虽美,却也伴随着季节的更迭,预示着生命的短暂与轮回。

“依稀银雁柱系,被晚风吹断,曼声凄楚”几句,以“银雁柱”象征蝉的鸣叫,通过晚风的吹拂,使得蝉鸣变得悠长而凄楚,表达了诗人对蝉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八尺琉璃,半帘苍翠,睡起了无情绪”几句,通过“琉璃”与“苍翠”的对比,描绘了蝉在夏日午后的小憩场景,虽然环境优美,但蝉似乎失去了往日的活力与热情,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最后,“秋来更苦。咽四壁寒虫,无聊和汝。且莫哀吟,觅疏林宿处”几句,点明了蝉在秋天面临的更为艰难的生存环境,与寒虫相伴,显得更加孤独与无奈。诗人劝慰蝉不必哀叹,应寻找栖息之所,寄寓了对蝉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同情。

整体而言,《齐天乐·蝉》通过对蝉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蝉的生命力与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短暂、自然循环以及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44)

曹贞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升阶、迪清。曹申吉之兄。康熙三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以疾辞湖广学政,归里卒。嗜书,工诗文,与嘉善诗人曹尔堪并称为“南北二曹”,词尤有名,被誉为清初词坛上“最为大雅”的词家

  • 字:升六
  • 号:实庵
  • 籍贯:安丘县城东关(今属山东省)
  • 生卒年:1634~1698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春晚同诸子游祖园

城南韦曲东风路。长芜绿暗如许。

帽影参差,衣香掩冉,渐入水云多处。闲亭列俎。

似鲑菜江乡,茶烟顾渚。

浣尽京尘,一双布谷树阴语。

深卮且共斟酌,怕穿林风雨,乱红无数。

节过浮觞,人同荷锸,作达全忘羁旅。游丝飞絮。

倩燕嘴蜂须,将春系住。芍药开时,又携尊看去。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水龙吟.咏柳絮,用坡公杨花韵

千红万紫谁留,频惊暗里韶光坠。

飞来何处,漫天香雪,撩人情思。

才过平桥,又穿小径,柴门深闭。

任蜂须燕嘴,交衔不定,三眠了、还三起。

记得鹅黄初撋,等闲间、又成虚缀。

晓风乍引,离魂难定,杜鹃声碎。

飘泊无心,轻狂有态,恨抛流水。

愿年年常傍,永丰坊侧,看伊清泪。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白莲

平湖烟水微茫,个人彷佛横塘住。

碧云乍起,羽衣初试,靓妆楚楚。

露下三更,月明千里,悄无寻处。

想芦花苹叶,冥濛一色,迷玉井、峰头路。

莫是苎萝未嫁,曳明珰、若耶归去。

游仙梦杳,瑶天笙鹤,凌波微步。

宿鹭飞来,依稀难认,风吹一缕。

泛木兰舟小,轻绡掩映,问谁家女。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春日送客过慈仁寺感旧

寻常弹指声中,优昙偶现空王地。

海棠着锦,丁香衣紫,霞烘烟细。

急管哀丝,青衫白袷,嬉春情味。

叹秾华电掷,风流云散,容易下、中年泪。

身是金闺倦客,赋渭城、重过萧寺。

倡条冶叶,笑人岑寂,树犹如此。

只有孤松,似曾扶我,当时沉醉。

倩禅灯老衲,往来指点,说花荣瘁。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