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薖所作的《寄汪信民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汪信民的深切思念之情。首句“系缆符离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通过“系缆”这一动作,形象地展现了离别时刻的场景。接下来的“君行殊未归”,直接点明了友人尚未归来,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期待。
“寄书问毫杜,有梦向江西。”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寄书询问友人的近况,同时在梦中寻找友人的踪迹,将思念之情寄托于书信和梦境之中。这种跨越时空的交流方式,既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不见挥犀柄,顿惊响马蹄。”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一句中的“挥犀柄”可能象征着友人手持的某种物品,暗示了友人的存在或活动;后一句的“响马蹄”则直接描绘了友人归来时的场景,通过声音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惊喜和期待的氛围。这种从期待到惊喜的心理变化,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热切期盼。
最后,“殷勤具鸡黍,多谢德公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归来后能受到热情款待的心愿,同时也通过“多谢德公妻”的表达,间接赞扬了友人的妻子,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家人的尊重和感激。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相聚时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