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菊

疏篱着微雨,泫然秋后花。

狼藉不成色,临风为咨嗟。

美人伤老大,迟暮感岁华。

常恐变憔悴,委败如泥沙。

中道苟自保,盛时犹可夸。

我为采葑菲,完璞免疵瑕。

聚叶以囊枕,落英拟餐霞。

自甘作蝉蜕,未肯为匏瓜。

贫女虽过时,终耻抱琵琶。

庶以全晚节,托根隐逸家。

清泉为培护,霜雪为蔽遮。

春风无私被,依旧生萌芽。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后残菊的景象与诗人对其的感慨。诗中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将菊花在微雨中的状态生动地呈现出来,展现出其“泫然”的情态,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与生命的脆弱。诗人通过“狼藉不成色”和“临风为咨嗟”,表达了对菊花凋零的惋惜之情。

接着,诗人联想到美人与时间的关系,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慨:“美人伤老大,迟暮感岁华。”这不仅是对菊花的哀叹,也是对自己或他人年华老去的感慨。诗人担心自己会像菊花一样“委败如泥沙”,因此强调了“中道苟自保,盛时犹可夸”的重要性,即在生命最辉煌的时候要珍惜并展现自我价值。

接下来的几句诗,诗人以“我为采葑菲,完璞免疵瑕”自比,表达了自己希望保持纯洁、不被世俗玷污的愿望。通过“聚叶以囊枕,落英拟餐霞”,诗人进一步展现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追求。最后,“自甘作蝉蜕,未肯为匏瓜”,表明了诗人不愿沉沦,而是选择积极向上,如同蝉蜕般脱胎换骨,不被困境束缚。

诗的结尾部分,诗人以“贫女虽过时,终耻抱琵琶”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即使身处逆境,也不愿放弃追求理想和尊严。最后,“庶以全晚节,托根隐逸家。清泉为培护,霜雪为蔽遮。春风无私被,依旧生萌芽”,诗人希望能在晚年保持高尚的节操,如同隐居山林,得到清泉的滋养和霜雪的庇护,最终在春风的吹拂下,依然能焕发新生。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收录诗词(1135)

刘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胡雪村解馆将归,赋诗留别,次韵送之(其一)

论文有约喜重来,犹惜盐车困骥才。

旧雨西窗增缱绻,新阴小草互培栽。

酒缘情挚翻无语,花为诗清亦屡开。

只恨一年容易过,不堪节物忆恢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胡雪村解馆将归,赋诗留别,次韵送之(其二)

落叶空阶共雨零,离愁相对一灯青。

文章知遇关时运,师友渊源愧典型。

燕垒留痕怀里巷,鸿泥余迹认园亭。

明年春渚盟鸥鹭,应有风来聚水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送辛婿携眷归万载

聚久不觉畅,偶离难为怀。

朔风酿江雪,诗思未能佳。

忆昔出都时,挥手各天涯。

讵谓居田里,会合亦常乖。

幸尔琴瑟好,和声叶雍喈。

膝前已成行,头角殊几侪。

凭承先世泽,余荫如三槐。

珍重厚培植,新机在根荄。

春华各努力,翱翔将与偕。

勿为儿女态,别意强自排。

酒力不胜寒,烛影摇荒斋。

风云有时会,老眼为重揩。

形式: 古风 押[佳]韵

得姚秋浦明府书为家母寿,诗以谢之

开缄恍对旧光仪,问讯同深两地思。

喜慰相闻余母健,痌瘝在念尔民饥。

山中莱服如增彩,野外郇膏恰应时。

料得平安刚报远,春晖东望已熙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