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德茂用惟直南楼韵

眼明仍见大江浮,贪看青山倚柂楼。

落日鸡豚秋保社,轻风蘋蓼晚汀洲。

长征倦马思夷路,不下惊鸥避急流。

亦有琅玕何所赠,漫歌平子侧身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视力清晰还能看见大江漂浮,我贪恋美景倚靠在船楼。
夕阳下,家禽家畜忙于秋收祭祀,轻风吹过,蘋花蓼草覆盖着水边洲头。
长途跋涉的马儿渴望平坦的道路,鸥鸟却因急流而避开,不愿落下。
我也想得到如琅玕般的珍宝赠予,只能低声吟唱,像张衡那样满心忧虑。

注释

眼明:视力清晰。
大江:宽阔的江面。
倚柂楼:倚靠在船楼的栏杆上。
落日鸡豚:夕阳下的家禽和猪只。
秋保社:秋季的祭祀活动。
轻风:微风。
汀洲:水边的陆地。
长征倦马:长途跋涉的疲倦马匹。
夷路:平坦的道路。
惊鸥:受惊的海鸥。
琅玕:美玉,这里比喻珍贵的礼物。
平子:张衡的字,这里借指忧愁的人。
侧身愁:形容满心忧虑的样子。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副秋天的田园风光。首句“眼明仍见大江浮”,表达了诗人对壮丽江景的赞美之情,虽未言明何处,但可想而知其宏伟景象。“贪看青山倚柂楼”则展现了诗人对于青山绿水以及依山而建的楼阁的迷恋。

接下来的“落日鸡豚秋保社,轻风蘋蓼晚汀洲”,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农村生活图景。落日余晖中鸡群归巢,秋收之际百姓守护庄稼,而轻柔的晚风拂过水边的蘋蓼花,诗人站在河堤上感受着这一切。

“长征倦马思夷路,不下惊鸥避急流”则转换了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于远行旅途中马儿疲惫不堪、思念归途的情怀,以及对激流险滩的忌惮。惊鸥(惊起的鸟类)避开急流,形象地描绘出行旅中的艰辛与危险。

最后,“亦有琅玕何所赠,漫歌平子侧身愁”表达了诗人对于珍贵物品——琅玕(一种美玉)的怀念,它可能是某种赠礼,未知其去向。而“漫歌平子”则展示了诗人的闲适情怀与对生活的感悟,“侧身愁”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生活图景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寓意深远的情怀。

收录诗词(74)

卫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行遇顺风

画船昨日吴江西,风雨满江鼓棹迟。

客帆过眼撇波去,坐看舟子相犹夷。

今朝风忽发东北,纵帆如飞揭百尺。

来者寸步不可前,停舻怅望求弗获。

风从何来天何为,顺喜逆怨人自私。

世间万事亦尔耳,乘除妙理君安知。

形式: 古风

呈张德辉

韫椟君子藏,枉寻吾道曲。

绝物忌太清,徇世未免俗。

人言俗难医,我见清可濯。

安得直上挽天河,一洗俗尘千万斛。

形式: 古风

张德辉以诗见遗需酒因次韵解嘲

廷评一石了狱事,谪仙一斗百篇诗。

君才盘盘压今古,肯使英名誇昔时。

浊醪妙理清有圣,此意岂复达士疑。

我惭鼷腹怯鲸量,咄咄隐几成书痴。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盖少卿晞之赴太平州

三釜果何乐,万钟岂云轻。

当知昔贤士,及亲乃为荣。

忆昨使东淮,循陔兰芳馨。

维先司徒公,大篇宠其行。

喜我谐禄养,劝之力身名。

俛仰四十载,岁月何峥嵘。

髯卿世济美,中外稔践更。

勇退甫宴娱,起家俄诏徵。

秩真二千石,选授参陪京。

时哉春阳中,光风助严程。

歌廉盛襦裤,迎伋森旆旌。

矧伊太夫人,九十颜如婴。

朱轓从板舆,此乐谁能并。

缅怀平生好,相友真弟兄。

我今抱永慕,抚旧祇怆情。

涂山古名邦,官府号太平。

故秋适淫潦,所至多疲氓。

政须事安集,未可施敲榜。

长江戍水犀,形势足干城。

时虽急规恢,不用邀功能。

君年壮于我,宏图在南溟。

报国岂忧晚,事亲宜竭诚。

道院日馀暇,北堂庆方增。

戏綵供笑粲,捧觞寿期龄。

孝立忠亦遂,俗美政易成。

奏最亟归来,勿云厌承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