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徐逢原求墨

北李骨朽呼不起,老石珍藏痴可怜。

松身镜面徒外美,犀纹玉质知谁传。

古今赏览那复有,举世缪幻何由湔。

一螺点漆倘寄我,会见枯笔生春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北方李树已朽无人唤起,老石收藏显得痴情又可怜。
松树皮如镜面只显在外的美,犀牛角纹理的玉质谁知道它从何而来。
自古至今,欣赏的人还有多少,这世间混乱虚幻如何洗净。
哪怕有一颗漆黑的螺纹珠能赠予我,我也会期待它让枯笔生出春天的气息。

注释

骨朽:形容树木枯朽,无生机。
痴可怜:形容对老石的痴心收藏,显得有些可怜。
松身镜面:比喻松树皮光滑如镜。
犀纹玉质:形容物品质地珍贵,有如犀牛角纹理的玉石。
古今赏览:指自古至今的观赏者。
缪幻:混乱虚幻。
一螺点漆:比喻极小而珍贵的物件。
枯笔生春烟:形容枯笔因得到滋养而焕发生机。

鉴赏

这首宋诗《寄徐逢原求墨》是徐瑞所作,通过对北李遗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徐逢原的期待和对墨宝的感慨。首句“北李骨朽呼不起”,以北李之死暗示墨的历史悠久,其价值不凡;“老石珍藏痴可怜”则写出对古物的珍视与痴情。接着,“松身镜面徒外美”赞美墨的质地如松般坚韧,表面如镜,而“犀纹玉质知谁传”则强调其工艺之美和传承的不易。

诗人感叹“古今赏览那复有”,意指能真正欣赏墨宝的人越来越少,世事如梦如幻,难以洗净尘埃。“举世缪幻何由湔”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最后,诗人以“一螺点漆倘寄我”表达对徐逢原赠墨的期盼,希望借此墨宝能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让枯笔生出艺术的春烟。

整体来看,此诗寓含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对墨宝的深情,以及对友情的期待,语言简洁,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362)

徐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 字:山玉
  • 号:松巢
  • 籍贯:江西鄱阳
  • 生卒年:1255~1325

相关古诗词

梅山周公挽章(其二)

东阁游从久,西州恸哭频。

感君敦古谊,待我异他人。

对酒言犹在,看山迹已陈。

惟应旧宾客,相对一沾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梅岩

不见此山四十载,岩石相看亦粲然。

顾我丹心今不改,信渠铁面晚犹坚。

人生出处无非数,文运昌明自属天。

尚恨山灵知我浅,小楼呼酒对婵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旧藁

书向愁边著,诗添病后吟。

不成千古事,空费一生心。

华发江湖晚,青灯风雪深。

钟期那可铸,尘网断纹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题周南甫草窗吟卷后

水中盐味谁能识,铎里宫声未易听。

正惜无人继风雅,忽传佳句到林坰。

云开灊岳撑千仞,春入雷江涨四溟。

遥想清吟得天趣,窗前草色自青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