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杂诗三十二首(其五)》表达了诗人的壮志与无奈。首句“命驾将何之”以驾车出游起兴,暗示诗人内心渴望摆脱烦忧,寻求精神上的解脱。然而,“意欲快我心”却揭示出他内心的苦闷,现实中的战乱使他的愿望无法轻易实现。
“蛮方乱如麻,匈奴寇榆林”描绘了边疆的动荡不安,蛮族纷扰,匈奴侵犯,展现了国家面临的危机。“挥剑誓俱亡”表达诗人愿为国捐躯的决心,但接下来“彼军忽如沉”则暗示敌军突然的强大和自己的无力感。
“岂为尺寸勋,国仇怒至今”表达了诗人并非只为个人功名,而是出于对国家深沉的仇恨和责任感。“昆崙贡织皮,鸱鸮怀好音”通过比喻,揭示出即使有忠诚和贡献,也可能遭遇不公和嫉妒。“功高固不赏,谗妒来相寻”直接揭露了朝廷中可能存在的阴暗面。
最后两句“哀哉险侧子,倾词谁见钦”是对那些居心叵测的小人发出的哀叹,他们曲解忠良,使得诗人的赤诚难以得到公正的评价。整首诗情感激昂,既有壮志豪情,又有世态炎凉的感慨,体现了李梦阳鲜明的爱国情怀和个人际遇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