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承诏归田鬓未皤,好山徐奉板舆过。
人生盛福今如此,身外浮名更若何。
四海均平藏妙用,三朝遭际足恩波。
梦魂傥忆留都景,飞示新篇莫厌多。
此诗由明代学者罗钦顺所作,名为《送王实庵太宰致仕》。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在接到归隐诏令后,带着满头未白的鬓发,缓缓地乘坐着板舆,欣赏沿途的好山美景。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人生盛福的感慨,认为身外之物如浮名,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之美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接着,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以及个人命运与时代机遇之间的关系。四海之内,万事万物皆有其妙用,而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遭遇,则充满了上天的恩赐与眷顾。这种对自然规律和人生际遇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生哲学和宇宙观。
最后,诗人以一种浪漫的想象,设想如果未来有机会回到曾经任职的地方,他愿意创作新的篇章来纪念这段经历,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文笔流畅,情感真挚,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不详
霖雨当时已霈然,更馀膏馥远流传。
元臣庙食宜千载,太守囊封契九天。
奔走故应多士合,经营还喜后人贤。
清时盛典那无纪,墙壁新题又几联。
物情天意久差池,殷礼初闻赋孔时。
公旦蒸尝侯国领,巫咸勋烈史官知。
衣冠此日方胥庆,陵谷他年莫浪疑。
来哲升堂浑不少,合分前席与伊谁。
卮垆联句佛灯前,云散风流顿十年。
曾见山东题小录,又闻瀛海遇真仙。
一封朝奏心徒切,万里生还命有悬。
今日仕优仍好学,独携书卷去朝天。
出尘标格价难裁,笼入南宫手自开。
槐露乍零呼伴起,竹风微动御仙来。
新袍有象宜为主,老凤无毛合避台。
我欲借骑应不惜,上摩黄道访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