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

凉挹溪山爽,翚飞省署新。

莺声清过耳,草色绿愁人。

浊酒传杯重,乌丝界纸匀。

吾儒公事毕,聊复暂怡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在官署中的一番宁静与闲适之感。首联“凉挹溪山爽,翚飞省署新”以“凉”字开篇,点出夏日傍晚的清爽,溪山之间微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而官署经过修缮,焕然一新,翚飞(彩翼飞鸟)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颔联“莺声清过耳,草色绿愁人”则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自然之美。莺啼清脆悦耳,却也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仿佛在诉说着夏日的寂寥;而绿草如茵,满眼皆是生机,却又让人心生愁绪,或许是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或是对生活琐碎的无奈。

颈联“浊酒传杯重,乌丝界纸匀”转而描写饮酒作画的场景,通过“浊酒”与“乌丝”(黑色的丝线,这里指毛笔)的对比,展现了诗人既追求生活的质朴与真实,又不失文人的雅致与情趣。一杯浊酒,几行乌丝,既是消暑解乏的方式,也是心灵寄托的途径。

尾联“吾儒公事毕,聊复暂怡神”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儒家学者,以及其在完成公务后的轻松与愉悦。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能够暂时放下尘世的烦恼,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我陶醉,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高雅与豁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傍晚官署内外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对内心平静的向往,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533)

汪广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字:朝宗
  • 籍贯:江苏高邮
  • 生卒年:? ~1379

相关古诗词

得杭州从侄璧书

自我离乡井,于今十六年。

汝亲罹丧乱,诸叔困颠连。

痛哭春江树,将书暮雨前。

几时㩦汝辈,归种水西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风雪大作子敬寘酒喜朱伯徽寻鲁志敏回(其一)

天寒栖鸟定,野阔暮云多。

奈可山城寂,其如风雪何。

感时将白发,处世尚彤戈。

赖有王都督,徐徐动雅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题玄同子卷赠考功葛元德

吾爱玄同子,须眉冰雪清。

一言辞职去,九转炼丹成。

句曲陶弘景,涔阳窦子明。

相望隔千里,松鹤倍增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忆建业

江城秋宴日,公馆雨来时。

纵得陶潜酒,难浇宋玉悲。

浦云寒易湿,汀草暝先知。

何以长干道,悠悠我所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