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黄博士汝弘

故人谢簪黻,中岁卧山林。

归去从巢父,忘机到汉阴。

赋成班氏学,隐惬尚平心。

历历淹中术,飘飘邺下吟。

竹藩朱槿合,石牖绿萝侵。

花下尝无酒,丘中独有琴。

曹溪僧共饭,湘浦客能寻。

家庆三荆乐,交情二仲深。

欲帆浈水去,言就玉华岑。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之美的意境。诗人通过描述友人谢绝官场束缚,选择山林隐居,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展现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故人谢簪黻,中岁卧山林”点出友人放弃官职,选择在山林间安度晚年,体现了对物质享受的淡漠和对自然环境的亲近。接下来“归去从巢父,忘机到汉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友人追求与古代高士巢父相似的生活状态,远离尘嚣,心灵纯净,如同回到汉阴般宁静。

“赋成班氏学,隐惬尚平心”表明友人不仅在生活上追求隐逸,还在学问上有所成就,学习班固的文学风格,内心满足于这种简单而充实的生活。接着“历历淹中术,飘飘邺下吟”则通过历史典故,暗示友人不仅在现实生活中隐居,其精神世界也充满了对古代智慧的探索与传承。

“竹藩朱槿合,石牖绿萝侵”描绘了隐居之所的自然美景,竹篱环绕,朱槿盛开,石窗边绿萝攀爬,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而“花下尝无酒,丘中独有琴”则表达了友人在自然中寻找乐趣,以琴声自娱,不需世俗之物的陪伴,体现了高雅的生活情趣。

“曹溪僧共饭,湘浦客能寻”则通过与僧侣共餐、访友湘浦的场景,进一步展现友人的生活方式与社交圈子,强调了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与志同道合之人的深厚友谊。

最后,“家庆三荆乐,交情二仲深”表达了对友人家庭幸福与友情深厚的赞美,同时“欲帆浈水去,言就玉华岑”则预示着诗人自己可能也有追随友人脚步,前往浈水或玉华岑的愿望,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自然美、精神自由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充满了文人雅士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3915)

欧大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督学南昌张公擢湖广大参

重寄绥南服,名藩据上游。

三湘环列郡,四岳领诸侯。

翼轸同分野,荆衡带古丘。

导流嶓冢水,播植厉山畴。

云梦荒先入,沱潜道合流。

周诗江汉美,禹迹岳庭幽。

运际重离治,时当既济忧。

玺书劳赐履,玉节肃鸣驺。

佐理紫薇省,题诗黄鹤楼。

位高今楚牧,职肇古荆州。

雨沛君侯马,星占使者辀。

旬宣询疾苦,屏翰俟谟猷。

有道声先服,淳风俗不偷。

儿童骑竹待,父老爱棠留。

瞻望潜龙宅,曾经建凤斿。

荣光煜霅见,佳气郁葱浮。

宫殿天开晓,园陵露报秋。

澧兰供礿荐,丰芑藉贻谋。

地本帝乡近,恩从戚里稠。

政成鬻熊国,赋陋襧衡州。

吾道推先达,诸生愧谬悠。

别公频引领,计日拜宸旒。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伏日雨中梁彦国山馆同陈潜甫梁仲登集得蒸字

西岩飞雨入,三伏失炎蒸。

瀑下轻霏乱,云深爽气增。

室虚神已王,境静虑能澄。

河朔风先到,阴山雪欲凝。

听松心更远,看竹兴堪乘。

岂有台如濮,欢逢酒似渑。

文园今日共,莲社昔年曾。

野服初裁芰,山尊曲制藤。

蓬池传细脍,玉井荐寒冰。

倦爱藜床短,酣宜茗碗仍。

秋声惊渐至,晚槛喜同凭。

茅屋新诗少,幽怀愧杜陵。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夜宿云谷听瀑布泉

东林聊寄宿,高阁傍层峦。

树里泉为瀑,山中谷是盘。

近檐疑雨至,欹枕即江干。

月色照还白,云声落更寒。

遥知沾涧筱,仍想湿陂兰。

洒迥飘成雪,翻空激作湍。

珠英真的的,玉佩自珊珊。

折竹相陵浦,听松句曲坛。

山猿惊果坠,乌鹊绕枝单。

客子魂难定,高僧梦正残。

钧天何处曲,流水此中弹。

谁写瑶琴里,清宵一倚阑。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答梁彦国

简懒人事绝,劳君忆薜萝。

栖迟甘北渚,离索自西河。

药裹蛛成网,柴门雀可罗。

借书贪疾读,遇酒得微酡。

抱玉悲双刖,怀沙漫九歌。

朱颜将落莫,华发已蹉跎。

尔去瞻垂衮,予归理钓蓑。

秋风怅岐路,落日渺烟波。

送远销魂剧,忧时抚髀多。

子虚逢有问,狗监意如何。

形式: 排律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