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除夜(其一)》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通过对时光流转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独到见解。
首联“春意匆匆又欲还,一年都似片时閒。”描绘了春天来去匆匆的景象,感叹时间仿佛在片刻间流逝,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接着,“青云有路终须到,白日无情不暂閒。”则以青云之路比喻人生的追求与目标,指出尽管道路遥远,但终将到达;而白日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无论何时都不曾停歇,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转性。
颔联“任老岂妨修古道,更贫未肯忆深山。”进一步阐述了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理想的坚持。即使年岁已高,也不妨碍继续遵循古道,追求心中的理想;即便生活贫困,也不会向往远离尘世的深山,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接纳与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尾联“明朝献寿何为祝,长著斑衣奉母颜。”则转向对家庭与亲情的重视,表达了对未来的祝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陪伴父母,以孝顺之心侍奉双亲,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孝道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人生、理想与亲情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积极乐观,具有较强的哲理性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