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子济兄

一纸平安附驿筒,打门三印启斜封。

谗言勿辩萋兮菲,旧隐犹存菊与松。

岂有文章传李汉,当今人物少南容。

扁舟远践龙池约,共听潺湲绕碧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一封寄予平安的信投入驿站筒,敲门三下打开那倾斜的封口。
不必理会那些恶意的流言蜚语,如同杂草丛生,我依然坚守旧日的隐居生活,陪伴着菊花和松树。
哪里会有像李白、韩愈那样的文采流传后世,如今的人才中已难觅南容这样的人物。
驾着小船远赴约定的龙池之地,一同倾听那环绕碧峰的潺潺流水声。

注释

平安:指代平安的信息或祝福。
萋兮菲:形容杂草丛生,比喻流言蜚语。
旧隐:过去的隐居之处。
李汉:李白和韩愈,均为唐代著名诗人。
南容:南朝人,以才德著称。
扁舟:小船。
龙池:可能指宫廷或重要的地方。
碧峰:青翠的山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洪的作品,名为《奉寄子济兄》。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中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关切,以及对友情深厚的情感。

“一纸平安附驿筒,打门三印启斜封。” 这两句描绘了书信的传递过程,通过官府驿站寄送,表达了作者急于想让远方亲人知道自己的平安。这里的“一纸”指的是那封包含着平安信息的家书,而“打门三印启斜封”则是说这封信经过多次转手,每到一处都要用印章确认,才能继续传递。

“谗言勿辩萋兮菲,旧隐犹存菊与松。”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流言蜚语的漠视,以及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珍惜。这里的“谗言”指的是不实之词或是别人对自己的诽谤,而“勿辩”则表示不去解释和争辩,保持一颗平常心。而“旧隐犹存菊与松”则表达了对往昔隐居生活的怀念,那里的花(菊)和树(松)都成了记忆中的美好符号。

“岂有文章传李汉,当今人物少南容。” 这两句中,诗人提到历史上的文学家李汉,其文章流传后世。同时,他感慨于当下难以找到像李汉这样的才子,或者说是品格高尚、文采飞扬的人物越来越稀缺。

“扁舟远践龙池约,共听潺湲绕碧峰。” 最后两句描写了诗人与友人一起泛舟于龙池,共同聆听山间清泉之声,这些都是自然界给予的美好。这里的“扁舟”指的是那只平底的小船,“践龙池约”则是说小船在水面上缓慢前行,而“共听潺湲绕碧峰”则是共同聆听那清脆而连绵的山泉声,环绕着那些青翠欲滴的山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书信传递平安、对谗言漠视、怀念旧隐、感慨当世人才稀缺以及与友人共享自然美景等几个层面,展现了作者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01)

李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简潘师原澄江使君

话别都门岁再除,归田犹复带经锄。

春朝结佩同迎驾,夜雪寒窗并直庐。

东阁何堪薛宣吏,长安久绝子公书。

故人江上新开府,一笑樽前气少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尚善再用韵访梅

不惮诗催白发生,年年梅绽酷留情。

寒枝幻出横斜影,旧曲犹堪一再行。

越峤云霾春最早,西湖烟水梦尤清。

他年相望千山阻,公在銮坡我退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尚善喜雨用元夕韵

软红尘土没东华,未若为农乐叵涯。

耕陇一犁欣已足,生春六夜喜非赊。

顿回茧馆柔桑绿,渐落峒山细麦花。

惟觉空阶听更爽,斋居无睡转河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廨舍乃潘阆巷而俗讹为潘堂其地亦俞氏青士园也作诗记之

寓屋诗人巷,携锄青士园。

琴书能自足,车马绝无喧。

松顶凌云秀,蕉心听雨繁。

幸无官长骂,稚子且应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