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樵歌

白云山,在何处,太和峰下、紫翠堆边是。

山中道人玉作斧,惯向云根斫琪树。

束之三万束,凡火不能熂。

却使火龙水虎相煅炼,黄婆鼎中七七始成齐。

小服百年饱,大服饱千岁。

长生之药元酒味,永不饥兮永不醉。

神仙洞里观棋去,斧柯烂尽不归来,人间甲子须臾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白云山樵歌》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奇幻的山中仙境图。诗中,白云山被设定在太和峰下,紫翠环绕,显得幽深而宁静。山中的道士手持玉斧,擅长在云雾缭绕的深处砍伐神奇的琪树,这些树木坚韧无比,寻常火焰无法烧透。经过火龙水虎的炼制,以及黄婆鼎中的七七日炼化,这些树木最终转化为长生不老的仙药,其味道如同美酒,使人永无饥饿与醉意。

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理想追求,想象着在神仙洞中观棋,时间仿佛停滞,直到斧头都烂尽也不愿回归人间,将人生短暂视为须臾之事。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浓厚的道教修真色彩,体现了沈周对自然与超然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赠接花叟

打得旁枝手有神,接他生气一番新。

自家无限真消息,错借春风与别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赠隐叟

比比人称马少游,此生乡里信沈浮。

东平格语善最乐,□老家风贫不忧。

白战雪中诗敌手,黑甜梦外酒扶头。

子孙富贵曾无望,只嘱吾书仔细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赠史痴翁

我昔闻痴翁,已及三十年。

不知翁为人,名痴胡其然。

痴本性不慧,朦朣百不便。

今年阖闾城,握手在市廛。

角巾摺软罗,腰带敝帛缠。

短屦草猎猎,长袖云翩翩。

温慰未通语,辄歌沈醉篇。

拉翁黄公垆,买酒醉圣贤。

却杯不事饮,莫与痴为缘。

我谓痴所发,必恃酒为权。

无酒痴不成,痴酒不可偏。

云痴岂假酒,假酒痴不全。

我痴抱混沌,七窍莫我穿。

若谓酒使我,良马亦俟鞭。

人以黠教我,我自信痴蝉。

人以嗤我画,我画师痴虔。

手探夹袋中,出具置我前。

水墨乃从事,惨澹开云烟。

大幅及小幅,纸影弥山川。

图成赘言句,草次亦及玄。

市上诸小儿,惊骇谓之仙。

清虚结簪衲,莺花亦留连。

要去不掉头,急急箭脱弦。

无慕豪富门,脚版如铁坚。

此翁所以痴,以故囊无钱。

于人有雌黄,常在口角边。

于人有孝义,记注一大编。

此翁不痴者,人焉得知焉。

吴人多痴呆,翁岂吴人传。

翁云我吴产,此病知莫痊。

我生迨八旬,落魄如风颠。

不知人所毁,亦不求人怜。

种竹欲借地,买书常卖田。

蓬蓬被白发,咄咄书青天。

我颠与翁痴,痴颠相比肩。

约为老兄弟,逍遥觅彭钱。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老僧

精舍沿街似离城,一炉柏子送经声。

閒因累少身俱懒,老觉心空死亦轻。

蕉叶大宜秋雨净,竹梢底爱晚云横。

寻常见客先称病,只坐匡床无送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