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赵鼎臣所作,名为《司令谢兢元赐以诗见索近文且叙世旧次韵谢之》。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文学创作的自谦。
首联“少年识字是天刑,妄意扶摇起北溟”以“天刑”形容少年时的苦读,暗含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与感慨。接着,“妄意扶摇起北溟”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如同大鹏展翅,欲飞向那遥远的北海。
颔联“我似羸羊安可驾,子如快剑不须硎”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自己比作瘦弱的羊,难以驾驭,而对方则像是锋利的剑,无需磨砺便已锋利无比。这里既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也流露出对自己能力的谦逊。
颈联“汗传骥种方新赤,毡付衡门只旧青”进一步描绘了对友人赠诗的感激之情。汗传骥种,比喻友人赠诗如同骏马的汗水,象征着友情与才华的传递;而“毡付衡门只旧青”,则是说友人赠予的不仅是诗,更是一份长久不变的情谊,如同衡门(古代的一种门)前的青色,历久弥新。
尾联“满纸恶诗将底用,为糊新样小围屏”则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自身文学水平的谦虚态度。满纸恶诗,意指自己的作品可能并不出色,但仍然珍视这份情谊,愿意用这些作品来装饰友情的小围屏,寓意着即使作品不够完美,但它们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和友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自谦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赠诗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其对自己文学创作的真诚态度和谦逊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