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雁带馀声入海烟,霜林空末望高天。
愁团半是送行日,閒咏偏多寄远篇。
枕畔湖山风叶搅,书边意况雪花溅。
春来纵有莺尖惠,不得桥边招隐泉。
这首诗以雁鸣海烟、霜林高天起笔,营造出一种深秋的寂寥氛围。诗人借景抒情,将个人的愁绪与离别之情融入其中,通过“愁团”、“闲咏”等词句,细腻地描绘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枕畔湖山、书边意况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静谧的意境。结尾处“春来纵有莺尖惠,不得桥边招隐泉”,既是对未来生机的期待,也暗含着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归隐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此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思考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不详
往岁言归计未成,今秋始得挈家行。
张衡久有归田愿,王粲知无恋客情。
去日海帆同燕渺,到时江岸与潮平。
湖边若果添三径,莫吝双鱼寄远声。
山寮村馆共秋朝,数里疏林叶似烧。
架积遗书从许借,吟同小隐不须招。
蓼红野艇回孤棹,霜白行人过板桥。
欲拉支公寻寂寞,恐埋踪迹入渔樵。
宅舍重过又一时,对君诸弟黯然悲。
论交既是中年分,学道空多后日期。
风闪疏灯回旧榻,月移寒橘落秋池。
直倾一夕无穷泪,不待邻家短笛吹。
本师畴昔幽栖地,杖拂亲承出庾关。
侧听道声喧法窟,共推骨相称奇山。
钁头有法提应俊,茅屋随时结岂难。
千七百人看满会,肯令庸质老南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