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山

摇摇春霜草头白,冰如龙蛇当辙迹。

天开日丽非偶然,昨夜满山明月色。

忆昨北走关山中,下坂还登百千尺。

狂风虚霰何可当,破碎貂狐作巾帻。

今朝驿道千里平,而况六幕俱空明。

昔何艰险此何易,付予荣枯岂天意。

人心既好马亦骄,腾缰齧辔鸣萧萧。

我今亦复歌且谣,惠相好者同游遨。

相与驰君之乐郊,从此不嗟冲涉劳。

形式: 古风

翻译

春天的霜草已白头,路上的冰像龙蛇蜿蜒。
晴朗的天空并非偶然,昨晚满山洒满了月光。
回想昨日穿越关山,下坡又上,高高低低无数丈。
狂风夹杂着碎雪,怎能抵挡,貂狐皮衣都成了头巾和帽子。
今日道路千里坦荡,更何况六面天空都明亮。
过去多么艰难,现在多么容易,命运的起伏难道是天意安排?
人心欢畅,马儿也骄傲,缰绳在手,马蹄声萧萧。
我现在也唱歌谣,邀请好友一同游乐。
一起驰骋在你的快乐郊野,从此不再感叹旅途辛劳。

注释

摇摇:形容草木随风摇曳。
春霜:春季的霜冻。
冰如龙蛇:形容冰晶状如龙蛇盘旋。
昨夜:指过去的某个夜晚。
北走:向北行走。
下坂:下坡路。
六幕:指天空的六个方向。
惠:恩惠,此处指邀请。
冲涉:冲刷、涉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驿道行旅的图景,诗人在描述早春时节,草头白发之景象后,转而忆起往昔北行关山中的艰险历程。通过对比昨日与今日的不同环境,诗人表达了对现状的满足和喜悦,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诗中“摇摇春霜草头白”一句,以生动形象描绘出早春景色,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接着,“冰如龙蛇当辙迹”则是将自然景观与交通工具相结合,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力量。

“昨夜满山明月色”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夜晚美好景色的记忆,而“今朝驿道千里平”则表现了现实生活中的顺畅与安稳。这里的对比,不仅是自然环境的不同,更是心理感受的转变。

“昔何艰险此何易,付予荣枯岂天意。”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宿命观念,将个人遭遇的变化归结为天意,这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和命运的敬畏之心。

“人心既好马亦骄,腾缰齧辔鸣萧萧。”此处写出了诗人与马匹之间的默契,以及对美好生活状态的享受。紧接着,“我今亦复歌且谣”表达了诗人的愉悦心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惠相好者同游遨。相与驰君之乐郊,从此不嗟冲涉劳。”则是诗人对美好友伴的感激,以及期待未来的美好旅行生活,不再叹息于艰难险阻。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刻。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发浔阳

西游不敢避残年,兄弟分携楚水边。

浩荡东风回草木,曚曈晓色满山川。

却穿梅径花争落,久憩邮亭日未偏。

安佚竟非儒者事,虺隤我马亦须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叶师迎娶还吴省亲遂之官达州以诗见意

言止苏台驾,遂泛荆江舟。

京师诀别易,不以樽俎留。

念书片言赠,俚音谢珠球。

飞飞双凤凰,指日还故丘。

更翔西南天,江云惨高秋。

尊公今季鹰,菰莼契良谋。

恩威在两部,所至膏泽流。

弟当继华门,不愧古箕裘。

高风长堤柳,挂帨已雄牛。

相望以功业,毋为置书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平阳叹

坏云如山压齐垒,六军颜色如灰死。

高郎元自解琵琶,万岁无愁作天子。

伯升何曾上青天,溅血遗痕芳草间。

长城万里自推仆,骏马只驮冯小怜。

奸臣百计为蟊贼,不但妖娥解倾国。

熊罴哮斗蹙平阳,冯妃对镜娇栊妆。

死生契阔不相弃,双双刎颈长安市。

形式: 古风

归舍吟

长堤夹天沟,浩荡东南流。

上有骑马客,枯髯清两眸。

马后无飞盖,马前无鸣驺。

进无趑趄谒,退无轻侠游。

携金入市卖,十铺不一售。

包裹却归舍,置之床一头。

半夜光满屋,潜知是精镠。

贵物莫贱货,不如深巷收。

一旦遇知者,堆斗价可求。

寄谢路傍子,神珠难闇投。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