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汝霖北上

吾国张平子,风烟守钓矶。

思玄才不忝,拾紫愿多违。

是出输芹曝,非关厌蕨薇。

交游行赠策,妻子走牵衣。

试问登燕陇,何如息汉机。

貂裘季子去,驷马长卿归。

薜荔悬初服,松筠隐旧扉。

独怜垂老日,更逐断蓬飞。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张平子的古代文人形象,其生活与志向充满了矛盾与抉择。首句“吾国张平子,风烟守钓矶”以“风烟”二字渲染了张平子隐居江湖、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而“守钓矶”则暗示他虽身在江湖却心系学问,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

接着,“思玄才不忝,拾紫愿多违”两句,表达了张平子才华横溢,但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他渴望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思玄才不忝”),却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拾紫愿多违”)。“思玄”可能暗指深入思考或高深的学问,“拾紫”则可能象征着获取知识或实现学术目标。

“是出输芹曝,非关厌蕨薇”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张平子生活的艰辛与选择的艰难。他或许为了谋生不得不外出奔波(“是出输芹曝”),但这并非出于对简单生活(“蕨薇”象征简朴生活)的厌倦,而是无奈之举。

“交游行赠策,妻子走牵衣”描绘了张平子离家远行时的情景,他的朋友们为他送行,而妻子则依依不舍地牵扯着衣角,表现了离别之痛与家庭的牵挂。

“试问登燕陇,何如息汉机”两句提出了一个对比性的疑问,即张平子北上是否真的如他所愿,还是仅仅为了某种外在的追求。这里“燕陇”与“汉机”可能分别代表不同的目的地或目标,暗示了张平子内心的挣扎与不确定性。

“貂裘季子去,驷马长卿归”引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季子(苏秦)的远行,二是司马相如(长卿)的归来。前者强调了远行的艰辛与孤独,后者则可能象征了最终的归宿或成就。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张平子北上这一行为的复杂情感。

“薜荔悬初服,松筠隐旧扉”描绘了张平子离开后,家中悬挂着薜荔(一种常绿藤本植物,象征着坚韧与生命力)作为纪念,门前的松竹(松象征坚毅,竹象征高洁)依旧守护着旧宅,暗示了他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对自然的亲近。

“独怜垂老日,更逐断蓬飞”最后两句表达了张平子在年老之时,面对未知的未来,内心充满了孤独与不确定。他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不知将流向何处,流露出一种对命运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平子生活境遇、内心挣扎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自然与家庭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638)

王廷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刘松石

镇拥三边重,衔兼八座荣。

韬钤临玉障,仁义即金城。

神武虽无敌,天威亦有征。

塞烟烽里合,陇月笛中鸣。

直应师方壮,恩驱命始轻。

何云无上策,已见戢佳兵。

虎豹争为用,风云立可生。

书随飞箭去,檄至倒戈迎。

百胜非天幸,诸戎不日平。

横行边地拓,独坐塞尘清。

质子趋周道,降王诣汉京。

歌钟时自劳,戍鼓遂无惊。

定远元投笔,终军枉请缨。

不言防众忌,求退为功成。

但使龙庭灭,宁邀麟阁名。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过陈处士故居

偶缘幽事步,因历故人居。

薄暮邻家笛,流尘满室书。

琴亡人与化,舟去壑成虚。

矶忆投竿处,林伤挂剑馀。

空阶积苔藓,寒渚落芙蕖。

玄草亭仍在,青云业已疏。

昵交存仅半,为尔立踌躇。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怀京邑诸旧

昔感同袍义,长怀结绶情。

云泥乖未路,江海毕馀生。

忽睹繁华歇,宁期腐草荣。

临池思赠鲤,倚树听迁莺。

幸尔安愚拙,居然负圣明。

因风讯知己,歌此代悲鸣。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寄应立斋郡伯

君家越峤外,为郡楚山阿。

官已二千石,年初三十过。

理人去泰甚,乐职布中和。

操割方时少,循良较古多。

一言唯有恕,众口讵无苛。

簪笔评因误,持衡听属讹。

遂令长者黜,将谓至公何。

归路经山海,幽居寄薜萝。

所欢息奔走,其惮费吟哦。

去后思弥切,从前颂匪他。

良规存故吏,遗植护新柯。

爱比羊公碣,清传渔父歌。

唯馀田野议,功德庶难磨。

形式: 排律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