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止迁居三首(其二)

陈子贫无居,东家借茅屋。

达士宁羞贫,四方所居隩。

平台荔阴下,天匠资尔筑。

青分一畦兰,绿种万竿玉。

幸遭文明运,志岂效孤竹。

又非远人音,欲以逃空谷。

翛然置藤榻,示疾肖金粟。

咒饭施诸鬼,夜半风肃肃。

嗟予在罗网,未暇亲杞菊。

忧愁无端来,刀剑搅胸腹。

渺思泛沧浪,期君濯双足。

时或临大野,泥耕看健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陈子迁居后的生活境况与内心情感。开篇“陈子贫无居,东家借茅屋”点明了陈子的贫困处境,他只能借住于他人屋檐之下。接着“达士宁羞贫,四方所居隩”表达了陈子虽不以贫穷为耻,但对居住环境的追求,显示出他的高雅情操。

“平台荔阴下,天匠资尔筑”描绘了陈子新居的环境,平台之上,荔枝树荫蔽日,仿佛是大自然精心设计的住所。“青分一畦兰,绿种万竿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之美,兰花点缀其间,翠竹成林,生机勃勃。

“幸遭文明运,志岂效孤竹”表明陈子身处文明时代,志向不随世俗而改变,不学孤竹般隐居山林。“又非远人音,欲以逃空谷”则表达了陈子并非逃避现实,而是希望在社会中有所作为。

“翛然置藤榻,示疾肖金粟”写出了陈子在新居中的生活状态,他自由自在地放置藤椅,如同金粟般展示自己的生活方式。“咒饭施诸鬼,夜半风肃肃”描绘了陈子夜晚的生活情景,他为鬼神祈福,夜风肃穆,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

最后,“嗟予在罗网,未暇亲杞菊。忧愁无端来,刀剑搅胸腹”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陷困境的感慨,忧愁无处不在,如同刀剑般刺痛心扉。“渺思泛沧浪,期君濯双足”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期待能一同泛舟沧海,洗涤心灵。“时或临大野,泥耕看健犊”则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希望有时能远离尘嚣,与健壮的牛一起在田野劳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陈子迁居后的境遇和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陈安止迁居三首(其三)

彼美隐官隐,苍林映深屋。

俗驾远庭除,佛像镇堂隩。

兰芷稍扶疏,荆榛已锄筑。

沉思第一义,修持若砻玉。

觉城开迷云,魔军当破竹。

接人有馀地,拔我出坑谷。

斋羞复招要,甘香蒸黍粟。

永与膻荤辞,既饱精神肃。

石坐衬枯蒲,茶瓯泛新菊。

醍醐灌诸顶,饥火灭空腹。

昔闻居士饭,一钵万人足。

君若乘三车,愿为车下犊。

形式: 古风

喜雨

阴云海上来,飘风亦随至。

填空翻猛雨,溢溜迸平地。

岂惟滋稼穑,高视扫瘴疠。

群山各藏晦,万壑恣吞噬。

蚊蝇暂驱除,草木起憔悴。

榕枝碧如染,荔子红欲坠。

呼儿索杯盘,四体袭凉气。

丰年固有兆,此雨信嘉瑞。

一人尧舜圣,三公夔卨备。

阴阳兹调和,乐饮真吾事。

形式: 古风

月下怀留二君仪

默坐两股痹,幽行整头簪。

无家不成寐,有酒何处斟。

山色九秋静,月华中夜深。

遥想端居人,焚香哦妙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寄题留二君仪田园基石亭二首(其一)

磐石发天巧,新亭君所营。

席展瑶琪滑,坐久寒阴生。

远瀑曳修幔,他山列苍屏。

水田白鹭下,霜树青猿鸣。

回首同安县,残阳楼观横。

不逢车马来,时爱牛羊经。

童仆种刈毕,父老樽罍倾。

升平信难遇,欢笑聊舒情。

况攻李杜吟,字字无淫声。

春来成几章,想有基石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