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瓜瓠

吾生拙用大,江海思远适。

岂独为瓠瓜,长系取不食。

漆园有遗意,放荡豁心臆。

树此无何乡,近身见多益。

五日拙一旬,十日成百尺。

累蔓更相引,甘实行可摘。

因之浮汗漫,去矣笑局蹐。

从我其谁与,由也不可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种瓜瓠》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追求的向往。

首句“吾生拙用大,江海思远适”,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在世上的作为或许并不出色,但却渴望像江海一样,拥有广阔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这种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是全诗的情感基调。

接着,“岂独为瓠瓜,长系取不食”一句,以瓠瓜为喻,表达了诗人虽有远大理想,却常常被束缚,无法实现。瓠瓜在这里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追求自由的艰难。

“漆园有遗意,放荡豁心臆”引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向往庄子那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这里的“漆园”指庄子的寓言故事发生地,而“放荡”则意味着摆脱束缚,心灵得到释放。

“树此无何乡,近身见多益”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理想之地——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自然美景的地方。这里“无何乡”象征着理想的乌托邦,而“多益”则暗示了丰富的收获与满足感。

“五日拙一旬,十日成百尺。累蔓更相引,甘实行可摘”这一段通过描述种瓜的过程,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成长与收获的期待。五天的辛勤努力,十天后就能看到瓜苗长到百尺高,这不仅象征着个人的成长,也寓意着理想与目标的实现。同时,通过“累蔓更相引”描绘出瓜藤相互缠绕生长的景象,隐喻着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与合作的重要性。

最后,“因之浮汗漫,去矣笑局蹐。从我其谁与,由也不可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束缚的无奈。他希望能够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去往那遥远的彼岸,但又感叹于现实的局限,难以实现心中的梦想。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希望能够有人同行,共同追寻自由与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种瓜的比喻,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简深甫

与君一城居,其实跬步间。

慊慊不相从,十日俄忽然。

一城岂为远,十日岂为短。

客子局人事,心与迹相反。

而况各异乡,茫茫隔山陂。

岁时若奔车,过去谁复推。

伊昔厌幽独,愿子东西邻。

虽邻尚不觌,何似南北人。

人间实如此,千别能一会。

兴来即上马,埽塌聊相对。

形式: 古风

赠陈襄秘丞自峡中召归

淮海南国冲,冠盖结浮云。

面交固不数,白首犹若新。

之子天际来,各自东西人。

一语旦连夕,欢如平生亲。

岂伊名闻久,固以意气均。

驰骛诗书间,博哉醇乎醇。

我昔病俗学,莫明圣与仁。

常恐遂至地,岂期晚有邻。

君还觐清光,一二席上珍。

贤者任必重,勉旃觉斯民。

形式: 古风

送冲卿守高邮

鸡骛守樊笼,鸿鹄游四溟。

羡君一麾去,不负人间名。

孤帆西北风,海日东南明。

回首笑富贵,浮云亦何轻。

我忆童子时,綵衣戏五亭。

离怀重自感,堕泪沾长缨。

形式: 古风

闻王十八除检讨

沧海有蓬莱,去人初不远。

舟车有难到,方士曾空返。

闻子骑鲸鱼,姓名已金简。

谁云路幽险,但怪波清浅。

俯窥紫贝阙,洞视白玉版。

神仙岂学致,变化绝微显。

乃知淮南药,力可及鸡犬。

相望云雾深,冥冥白日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