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从孔氏去藏书,直至秦人不喜儒。
柱下老仙今有后,安知文不在兹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枋得的《儒富庄二首(其一)》中的片段。诗人以历史为背景,表达了对儒家文化衰落的感慨。首句“一从孔氏去藏书”暗示自孔子时代以来,儒家经典可能不再被重视,藏书减少;“直至秦人不喜儒”则进一步指出秦朝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导致儒家学说受到压制。然而,诗人通过“柱下老仙今有后”一句,暗指尽管历经磨难,儒家精神或有传人,暗示文化并未完全消亡。“安知文不在兹乎”则是对儒家文化精髓仍然存在的质疑与期待,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复兴的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含蓄,体现了谢枋得对儒家文化的深深忧虑和对后世传承的期盼。
不详
别号依斋,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东观群儒作好官,束书不许散人看。
何时遂作西林友,读得韩文熟已难。
谱系庭筠出管城,胸中千亩尽秋清。
儿童不悟挥毫意,閒傍虚檐听雨声。
毛颖摧锋入墨池,白云窗下展乌丝。
乘君袖里孤山月,写尽横斜竹外枝。
晒衣台上草春深,天遣诗人近士林。
宇宙中间千万变,长歌收拾付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