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亭中曾写铁仙诗,人去亭荒碧草滋。
千尺危峰今尚在,重来磨洗认当时。
这首诗名为《玉立亭》,是明代诗人郑文康所作。诗中通过回忆和眼前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感慨。首句“亭中曾写铁仙诗”暗示了亭子的历史与诗人的文人雅趣,而“人去亭荒碧草滋”则描绘了随着时间流逝,亭子的荒凉和自然的生机盎然。后两句“千尺危峰今尚在,重来磨洗认当时”聚焦于眼前的山峰,诗人站在历经岁月变迁的亭前,仍能辨认出曾经的情感痕迹,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沧桑感。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富有历史韵味。
不详
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玉立长身旧主君,百年遗事至今闻。
宗孙宾客还如旧,只欠杨君小朵云。
曲曲宫墙绕御河,春冰消尽水生波。
桃花带雨垂枝重,柳色笼烟隔岸多。
白首蔡邕嗟老矣,青年沈约奈狂何。
典衣莫惜沽新酿,笑听吴姬《子夜歌》。
晚次阳明堡,登楼望雁门。
牛羊归远楚,灯火映孤村。
塞近风遍劲,山高日易昏。
羁怀何以遣,公馆自开尊。
野旷云初卷,山晴翠欲流。
残阳牛背笛,新月水边楼。
异土逢佳景,危途得胜游。
浩然襟抱豁,清兴落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