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
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黄昏时分独自漫步的境况和心情。诗中“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厚的情感和长时间旅行所积累的疲惫感受。“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则展示了诗人如何在崎岖的道路上寻找着边塞之路,并且聆听着四周泉水的声音,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一句,则表达了由于光线的改变,溪边的树叶开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而山中的花朵则因为光线的模糊而难以辨认其名称。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则是诗人的自问与感慨。羁绊于世的牵挂在哪里能够结束,而这时刻,风起了,猿猴的叫声在黄昏中显得格外清晰。这不仅是一种景象的描写,也是对内心困惑和渴望解脱的心境抒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旅途中所积累的情感疲惫和内心的寂寞。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笔触细腻,是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的典型之作。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
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杏阁披青磴,雕台控紫岑。
叶齐山路狭,花积野坛深。
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
遽忻陪妙躅,延赏涤烦襟。
侵星违旅馆,乘月戒征俦。
复嶂迷晴色,虚岩辨暗流。
猿吟山漏晓,萤散野风秋。
故人渺何际,乡关云雾浮。
客心悬陇路,游子倦江干。
槿丰朝砌静,筱密夜窗寒。
琴声销别恨,风景驻离欢。
宁觉山川远,悠悠旅思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