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素黄庭后此书飘飘有仙气意其为扬许旧迹盖人间至宝伯几所藏也

琴心玉文洞玄玄,金钮朱锦乃汝传。

子能得之可长年,黄素缜㮚完且坚。

横理如发约两边,从有赤道如朱弦。

文居其间走玄蛾,飞云卷舒相终始。

大道甚夷非力使,无为自然有至理。

谁能精专换骨髓,扫除俗尘不瑕秽。

目中有神乃识真,白玉为轵装车轮。

裹以天上翠织成,仙人楼居俨长生。

鸾鹤翔舞猿猱轻,子能宝之慎勿惊,宫室之中夜自明。

上清真人扬与许,焚香清斋接神女。

手作此书留下土,千年流传子为主。

东方苍龙右白虎,廉不子求贪不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著名书法家、画家赵孟頫创作,名为《题黄素黄庭后此书飘飘有仙气意其为扬许旧迹盖人间至宝伯几所藏也》。诗中描绘了一幅神秘而高雅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对古籍珍品的赞美与敬畏之情。

诗的开篇“琴心玉文洞玄玄”,以“琴心”比喻古籍的深邃与高妙,以“玉文”形容其质地的珍贵与纯净,暗示了古籍如同琴心般蕴含着深奥的智慧与玄妙的真理。接着,“金钮朱锦乃汝传”一句,将古籍比作传递知识与智慧的桥梁,金钮象征着权威与传承,朱锦则寓意着知识的丰富与华美。

“子能得之可长年,黄素缜㮚完且坚”表达了获取知识与智慧的重要性,强调了古籍作为长久保存知识的载体,其材质的坚固与完整。接下来的“横理如发约两边,从有赤道如朱弦”描绘了古籍的结构与细节,将古籍的编排比作精细的发丝,而“赤道如朱弦”则形象地比喻了其中蕴含的知识与智慧如同琴弦般,能够激发心灵的共鸣。

“文居其间走玄蛾,飞云卷舒相终始”这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文字比作在纸张间穿梭的玄蛾,其飞行轨迹如同云朵的卷舒,既表现了文字的流动与变化,也暗示了知识与智慧的无穷无尽。

“大道甚夷非力使,无为自然有至理”揭示了追求知识与智慧的道路并非依靠强力,而是遵循自然之道,体现了对知识获取过程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谁能精专换骨髓,扫除俗尘不瑕秽”表达了对深入研究古籍、汲取其中精髓的渴望,以及去除世俗杂念、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清明。

“目中有神乃识真,白玉为轵装车轮”进一步强调了观察与理解的重要性,只有透过智慧之眼,才能识得事物的本质与真相,同时以白玉装点车轮,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高贵与纯洁。

“裹以天上翠织成,仙人楼居俨长生”将古籍比作仙人的居所,被翠绿的天织物包裹,暗示了知识与智慧的超凡脱俗与永恒价值。

“鸾鹤翔舞猿猱轻,子能宝之慎勿惊,宫室之中夜自明”描绘了古籍带来的精神世界,如同鸾鹤翱翔、猿猱轻盈,充满了自由与和谐,提醒读者要珍惜并保护这份知识与智慧的宝藏,让它在内心世界中照亮前行的道路。

最后,“上清真人扬与许,焚香清斋接神女。手作此书留下土,千年流传子为主”表达了对古籍传承者的敬仰与感激,以及对知识与智慧传承的期待与承诺,希望这份宝贵的遗产能够跨越千年,继续照亮后来者的心灵之路。

整首诗通过对古籍的赞美与描述,不仅展现了赵孟頫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传达了对知识、智慧与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后世的期许与祝福。

收录诗词(549)

赵孟頫(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 字:子昂
  • 号:松雪
  • 籍贯:松雪道
  • 生卒年:1254—1322

相关古诗词

赠相士

我昔放浪江湖间,举头开眼看青山。

安知世故不相舍,坐受尘土凋朱颜。

髭须巳黄行且白,亦知人生不满百。

功名富贵非我事,但愿有酒呼好客。

钱唐江边逢少年,两眼善相口谈天。

封侯食肉骨法异,慎勿置我诸公前。

江南春暖水生烟,何日投闲苕水边。

买经相牛亦不恶,还与老农治废田。

形式: 古风

送朱仲阳太平教授

列仙之儒山泽臞,手中黄纸新除书。

教官虽冷实清选,当涂山川如画图。

我生无能百不如,盍不从君赋归与。

请君为我酹大白,矫首南望心烦纡。

形式: 古风

题李公略所藏高彦敬夜山图

高侯胸中有秋月,能照山川尽豪发。

戏拈小笔写微茫,只尺分明见吴越。

楼中美人列仙臞,爱之自言天下无。

西窗暗雨政愁绝,灯前还展夜山图。

形式: 古风

赠吴真人

上清真人天上来,云收雾敛天门开。

手持玺书归故里,琼琚玉佩相追陪。

堂上老仙千岁寿,喜儿归来酌春酒。

帝命建尔于上公,老仙拜前儿拜后。

古来子贵父母荣,今见恩荣萃一门。

紫衣玉带照华发,金冠瑶简明朝暾。

人间五福谁能备,岁晚寒香满天地。

真人妙行我所知,曾是玉皇香案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