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访友者在探寻高隐之士时所经历的场景与心境。首句“平生慕高隐,今日扣柴关”表达了访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今日亲自踏足寻访的决心。接着,“松老鹤相对,云深人未还”两句,通过老松、鹤鸟与深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暗示隐士所在之地远离尘嚣,隐匿于自然之中。访者在“望穷流水远,坐久落花班”中,不仅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也体验到了自然界的变换之美,进一步深化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最后,“惆怅归来晚,夕阳杳蔼间”以访者归途中的惆怅和夕阳的余晖作为结语,既表达了未能见到隐士的遗憾,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访者在追寻隐逸生活过程中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