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吴景奎的《中秋二首(其一)》描绘了秋天萧瑟的景象和诗人心中的愁绪。首句“秋气萧条一半过”展现了秋季特有的凄凉氛围,仿佛秋意已过半,时光匆匆而逝。第二句“西风满眼奈愁何”进一步渲染了诗人面对秋风时无法排解的愁苦。
接下来,“登楼见月忽长啸”描述了诗人登高望月,借啸声抒发内心郁结,月光下的孤独与无奈跃然纸上。而“看剑引杯成醉歌”则通过饮酒和舞剑的动作,表达了诗人试图借酒浇愁、忘却烦恼的豪放与无奈。
“菽粟岂能如水火,甲兵谁为洗天河”两句,诗人将民生疾苦与战争灾难相提并论,感叹粮食问题和军事冲突带来的深重苦难,表达了对苍生疾苦的深深忧虑。
最后,“苍生正堕颠崖里,弦管堂深列翠蛾”以对比的手法,描绘出权贵们在歌舞升平中享受,而百姓却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社会现实,揭示了深深的不公和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批判。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愁绪,又有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体现了元代文人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和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