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熙本明二首(其二)

白首遥知得道馀,不闻诗思近何如。

高斋夜雪同谁话?古木寒山独自居。

梦里只寻行去路,愁时聊读寄来书。

夕阳溪上多飞鸟,若个能看影是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倪瓒所作的《寄熙本明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倪瓒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晚年的境况和心境。首句“白首遥知得道馀”,表达了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仍有所领悟和寄托,暗示着对道家思想的追求。接着,“不闻诗思近何如”流露出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是否依旧的疑问,暗示了他对文学的深深热爱。

“高斋夜雪同谁话?”描绘了诗人独处高斋,夜晚降雪,无人共语的孤寂情景,显示出他的孤独与清冷。而“古木寒山独自居”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诗人寓居在古老的树木和寒冷的山中,生活简静。

“梦里只寻行去路,愁时聊读寄来书”表达了诗人即使在梦境中也渴望寻找人生的方向,而在忧愁时则通过阅读友人的来信寻求慰藉,体现了友情的珍贵。

最后两句“夕阳溪上多飞鸟,若个能看影是虚”,以夕阳映照溪水,飞鸟掠过,留下倒影的画面,寓意人生的短暂和虚幻,诗人借此表达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虚无的哲理探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倪瓒晚年孤独而富有哲思的生活状态。

收录诗词(296)

倪瓒(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后字元镇,、荆蛮民、幻霞子等。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 字:泰宇
  • 号:云林子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301~1374

相关古诗词

寄卢士行

阖闾浦口路依微,笠泽汀边白板扉。

照夜风镫人独宿,打窗江雨鹤相依。

畏途岂有新知乐,老境空思故里归。

拟问桃花泛春水,船头浪暖鳜鱼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徐子素

山馆留君才一月,梅花无数倚霜晴。

垂帘幽阁团云影,贮火茶炉作雨声。

深竹每容驯鹿卧,青山时与道人行。

归舟载得梁溪雪,惆怅邻鸡月四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养正

得君佳句清如玉,秋色惊人换物华。

老境侵寻真有感,故园隔绝更兴嗟。

女萝绿遍牵茅屋,乌桕红明映落霞。

欲酌一尊浇磊块,几时邀子过田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喜谢仲野见过

阶下樱桃已著花,窗前野客独思家。

故人携手蹋江路,拄杖敲门惊梦华。

藉草悲歌声激烈,停杯写竹字敧斜。

新蒲细柳依依绿,西北浮云望眼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