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莫读

书莫读,诗莫吟。

读书两眼枯见骨,吟诗个字呕出心。

人言读书乐,人言吟诗好。

口吻长作秋虫声,只令君瘦令君老。

君瘦君老且勿论,傍人听之亦烦恼。

何如闭目坐斋房,下帘扫地自焚香。

听风听雨都有味,健来即行倦来睡。

形式: 古风

翻译

不要去读书,也不要吟诗。
读书使眼睛疲惫,仿佛看见骨头;吟诗每个字都像是从心底呕出。
人们常说读书快乐,也说吟诗美妙。
你的声音像秋天的虫鸣,只会让你日渐消瘦,年华老去。
暂且不说你瘦弱衰老,旁人听着也会心生烦恼。
不如闭上眼睛坐在静室,放下帘子打扫卫生,点上香炉。
聆听风声雨声都有意境,累了就走动,困了就睡觉。

注释

书:书籍。
莫:不要。
吟:吟诵。
两眼枯见骨:形容极度疲劳。
个字呕出心:每个字都倾尽全力。
口吻:说话的声音。
秋虫声:比喻人的声音清脆或哀怨。
健来即行:身体好时就行动。
倦来睡:疲倦时就休息。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度阅读和吟咏的反思与批判。诗中通过"两眼枯见骨"、"个字呕出心"形象化地描绘了长时间埋头读书、吟诵诗文带来的身心疲惫,指出了这种生活方式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和精神压力。

诗人并未全盘否定阅读与吟咏,而是提倡了一种平衡的生活态度。通过"何如闭目坐斋房,下帴扫地自焚香"一句,诗人展示了自己对于内心宁静和生活简约的向往,主张在安静的环境中享受精神的愉悦。

最后两句"听风听雨都有味,健来即行倦来睡"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与生活节奏的重要性。诗人认为,只要身体健康,就应该外出活动;而感到疲惫时,则应安然入睡。这表明诗人对于生命中简单快乐的追求,以及对待生命态度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传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与学问的平衡看法,以及个人对于精神宁静和身体健康的重视。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予因集杜句跋杜诗呈监试谢昌国察院谢丈复集杜句见赠予以百家衣报之

棘围深锁武成宫,华裾织翠青如葱。

谢公文章如虎豹,林间一啸四山风。

天下几人学杜甫,千江隔兮万山阻。

画地为饼未必似,更觉良工心独苦。

谁登李杜坛,浩如海波翻。

奄有二子成三人,古风萧萧笔追还。

我诗如曹郐,拆东补西裳作带。

令人还忆谢玄晖,昆崙虞泉入马蹄。

我愿四方上下逐东野,只有相逢无别离。

形式: 古风

云龙歌调陆务观

墨池杨子云,云间陆士龙。

天憎二子巧言语,只遣相别无相逢。

长安市上忽再值,向来一别三千岁。

王母桃花落几番,北斗柄烂银河乾。

双鬓成丝丝似雪,两翁对面面如丹。

借问别来各何向,渭水东流我西上。

金印斗大直几钱,锦囊山齐今几篇。

诗家不愁吟不彻,只愁天地无风月。

君不见汉家平津侯,东阁冠盖如云浮。

又不见当时大将军,公卿雅拜如星奔。

祗今云散星亦散,也无鹿登台榭羊登坟。

何时与君上庐阜,都将砚水供瀑布。

磨镰更斫扶桑树,捣皮作纸裁烟雾,云锦天机织诗句。

孤山海棠今已开,上巳未有游人来。

与君火急到一回,一杯一杯复一杯。

管他玉山颓不颓,诗名于我何有哉。

形式: 古风

五月三日早起步东园示幼舆子二首(其一)

雨香不及露华香,竹液花膏馥葛裳。

侬与晓星成二客,更无人共上番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初二日苦热

人言“长江无六月,”我言六月无长江。

只今五月已如许,六月更来何可当。

船仓周围各五尺,且道此中底宽窄。

上下东西与南北,一面是水五面日。

日光煮水复成汤,此外何处能清凉。

掀篷更无风半点,挥扇只有汗如浆。

吾曹避暑自无处,飞蝇投吾求避暑。

吾不解飞且此住,飞蝇解飞不飞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