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浙漕王子文野以思君令人老五字为韵得诗五首(其二)

我友半湖海,知心吾子文。

君忙我已老,事事不如君。

君生通贵家,我出寒素门。

君披貂毛裘,我著犊鼻裈。

戏綵君有母,列鼎共凊温。

我早失乌哺,空山怅白云。

弱冠君有子,世科将袭芬。

我子方垂髫,诗礼未有闻。

凡此皆不如,官职不必论。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的朋友遍布各地海角天涯,知己唯有你文才出众。
你正忙碌而我已年迈,事事都比不上你的成就。
你出生在显赫富贵之家,我却出身贫寒门户。
你身披貂皮大衣,我只能穿着粗布短裤。
你母亲为你准备华美的服饰,共享美食温暖的盛宴。
我早已失去亲人的关爱,独自面对空山感叹白云悠悠。
你年轻时已有子嗣,家族荣耀将延续不断。
我的孩子还年幼无知,还未懂得诗书礼节。
所有这些我都无法相比,官职高低无需再提。

注释

我友:我的朋友。
半湖海:遍布各地海角天涯。
知心:知己。
吾子文:你文才出众。
君忙:你正忙碌。
我已老:我已年迈。
通贵家:显赫富贵之家。
寒素门:贫寒门户。
貂毛裘:貂皮大衣。
犊鼻裈:粗布短裤。
戏綵:华美的服饰。
列鼎:共享美食。
失乌哺:失去亲人的关爱。
空山:空荡的山。
弱冠:年轻时。
袭芬:延续家族荣耀。
垂髫:年幼无知。
诗礼未有闻:不懂诗书礼节。
凡此皆不如:所有这些我都无法相比。
官职不必论:官职高低无需再提。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王迈的作品,属于豪放派风格。全诗通过对比自己与友人王子文的生活状况,抒发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中“半湖海”、“通贵家”等词汇,描绘出王子文的地位显赫、家庭富贵,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已老”、“寒素门”、“犊鼻裈”,这些字眼传达了诗人自谦简陋的生活状态和对年华流逝的无奈。

“戏綵君有母,列鼎共凊温”一句,则表露出诗人对于王子文家庭幸福的羡慕之情。紧接着,“我早失乌哺,空山怅白云”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怀念之情。

“弱冠君有子,世科将袭芬”和“我子方垂髫,诗礼未有闻”两句,通过对比双方子女的成长状况,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与友人生活差异,同时也流露出对子孙教育的无奈和自卑。

最后,“凡此皆不如,官职不必论”则是诗人对于个人的命运和社会地位的淡然态度,似乎在告诉读者,世事浮云,无需过于计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两个不同生活状态的人物,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友谊、家庭、子孙教育等多个层面的思考。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寄浙漕王子文野以思君令人老五字为韵得诗五首(其一)

长沙一倾盖,情好如埙篪。

间关十寒暑,何时不相思。

君为睢邸教,再挹冰玉姿。

升堂拜寿母,摩顶识馨儿。

叙旧方恋恋,临分转依依。

自是成鸿燕,羽翼竟差池。

音问久不接,清宵梦见之。

鱼腹得尺素,羊胛经几炊。

陈雷不可作,千载同襟期。

形式: 古风

寄惠州陈史君真卿

千仞罗浮山,蓬莱分左股。

有诏陈太丘,剖符为地主。

皇皇太丘门,德星之所聚。

前光盛胚胎,后来纷众甫。

共惟休斋公,遗教垂邹鲁。

君侯其闻孙,风烈不忝祖。

继以诗书帅,遗爱比召杜。

君侯其英嗣,真清亦如父。

向者位于朝,穹官可拾取。

不能枉尺寻,矧肯效媚妩。

翩然乞一麾,来此开藩府。

此郡旧富饶,广中号乐土。

年来困军须,炎火无冷釜。

邻盗闯其藩,烧痕未全补。

嘘枯待仁风,醒暍仰膏雨。

迎辂两朱幡,驩呼十万户。

朝宣上德意,夕问民疾苦。

为渠作丰年,愁叹变歌舞。

得结数十辈,万物气可吐。

行奏循良功,入布承明武。

走也山林人,本无素宦谱。

妄言宗社事,屡犯君相怒。

缉缉恶樊绳,眈眈畏关虎。

归欤结茆庵,课仆理蔬圃。

馀子易炎凉,眼前何足数。

君侯谊薄云,寄诗倾肺腑。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常惺惺室

性命一同源,万善天所赋。

五行水生智,正以虚明故。

先生原命宫,水与金夹辅。

清质自生明,冰壶澄月露。

穷理以致用,干事必正固。

与国作蓍龟,应物公权度。

所以常惺惺,一室神明护。

室中主人公,寿比乔松数。

形式: 古风

猎者

山中有猎者,设网张四隅。

稚獐为所絓,性命悬庖厨。

母獐至网外,踯躅相悲呼。

明知猎者意,于己并觊觎。

柰爱不可割,投网与子俱。

猎者偶省悟,攒眉发长吁。

纵之与偕活,长揖谢猎徒。

焚网毁毒矢,放鹰逐韩卢。

人物强非类,天性元不殊。

爱母寝皮猿,惜子乔腹鱼。

人均作此念,可废佃与渔。

猎者仁孝心,洞然贯体肤。

彼为中国阱,愧见此猎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