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

欲说宾城好,先誇方物妍。

金羹收稻后,红腊落梅前。

照座梨偏紫,堆盘荔更鲜。

清州如斗大,盛事数从前。

崖日神留传,山高子得仙。

何诗春梦草,张谏力回天。

人物宜旌表,虫鱼不足笺。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宋朝雍某所作的《广安》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广安地方的风土人情与自然景观,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地域风貌画卷。

首联“欲说宾城好,先夸方物妍”,开篇即表达了对广安这座城市的赞美之情,通过“宾城”这一称谓,暗示广安作为接待四方宾客之地的友好与热情。接着,“方物妍”三字则点明了广安地方特产之美,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对广安特色物产的细致描绘。

颔联“金羹收稻后,红腊落梅前”,运用季节性的农事活动,巧妙地将广安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生活紧密相连。稻谷丰收后的金黄盛宴,与梅花凋谢前的红艳景象,不仅展现了广安四季分明的自然景观,也寓意着当地农业的繁荣与丰收。

颈联“照座梨偏紫,堆盘荔更鲜”,进一步聚焦于广安的特色水果——梨与荔枝。紫色的梨与鲜红的荔枝,色彩鲜明对比,不仅体现了水果的诱人色泽,也暗示了广安丰富的物产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尾联“清州如斗大,盛事数从前”,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广安虽小却有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盛事,强调了其独特的地域魅力。最后,“崖日神留传,山高子得仙”两句,通过神话传说的引用,增添了广安神秘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文化底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广安地方特色、自然风光、物产资源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广安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赞美与向往。

收录诗词(1)

雍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二)

莺花非汉旧,栋宇尚唐馀。

形式: 押[鱼]韵

复林醉仙先生代简

君昔赠吾桥梓诗,开卷读罢神为驰。

握管几回欲和答,江淹才尽竟迟迟。

什袭缇巾庋高阁,珍同拱璧谁敢訾。

双鲤忽来责逋慢,雷门布鼓强一持。

俯仰骚坛细评论,温柔敦厚树初基。

輶轩不采风雅绝,任情驰骋乃逞奇。

汉魏六朝成往迹,初唐中晚徒纷披。

少陵史笔工纪实,太白仙才孰与齐。

昌黎佶屈力摹古,义山獭祭等蒙皮。

岛瘦郊寒难一律,元轻温丽各有宜。

大苏豪放陆严谨,鲁直拗峭秦逶迤。

世人红翠争剪刻,六义无关空尔为。

独有香山能解事,吟成常令灶妪知。

瓣香清代子才子,画眉深浅更入时。

里巷歌谣皆协律,谁复自然论竹丝。

多君谈诗重灵性,追逐白傅袁等夷。

清水芙蓉绝雕饰,霭如芳草生春池。

十五国风正变在,发情止义岂我欺。

由来凤毛重济美,跨灶况有宁馨儿。

老我都无文字相,木人花鸟久忘机。

瓦釜虽鸣难入耳,聊用塞责君莫嗤。

形式: 古风

贺陈小豪县长尊甫芳园封翁八十一寿

豪君告我祝嘏期,勉我试作介眉诗。

南极星明秋色早,月华正近欲圆时。

忆昔封翁七十一,我曾走伻颂逢吉。

韶光转瞬过十载,又值寿筵复开日。

云锦片片云中来,莱衣满庭笑口开。

桃觞喜见宁馨奉,士元本非百里才。

吾闻亲老不择仕,岩邑牛刀聊小试。

入境驱车避阳鱎,敢劳史笔传循吏。

宓琴弹罢赋归欤,菽水欢成乐有馀。

庵江双鲤迢迢至,愧我难得骊龙珠。

屈指老人旧行谊,前尘髣髴诗曾记。

仁声义闻写已详,复举重提岂文义。

晚境事业视郎君,善则归亲古所云。

请看璀璨锦屏上,三多五福祝纷纷。

我也勉强枯肠索,远随秋雁付行云。

形式: 古风

苏君亦可庭莲开并蒂摄图索题漫笔赠之

吾闻殃祥以类至,禽虫草木能表异。

君家有莲并蒂开,童稚欢呼作如意。

如意原是吉庆语,感召还从人事致。

羡君兄弟日怡怡,天遣花神一献瑞。

不见田氏堂前荆,倏忽枯荣谁能閟。

摄成图片珍重藏,留作他年祥符记。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