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宋文璧伯牙禅

亹亹高山调,灵灵桥木禅。

何人以气听,此事岂心传。

悟入终于寂,声闻各自圆。

昭文元不鼓,陶令久无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赋宋文璧伯牙禅》,是宋末元初诗人龚璛所作。诗人以高山流水般的琴音和禅宗的意象,描绘了一幅深邃而静谧的画面。"亹亹高山调",形象地展现了音乐的高远与深远,仿佛来自高山之巅;"灵灵桥木禅"则寓言了禅宗的空灵与自然,如同木桥下的流水,静静地流淌。

接下来的两句"何人以气听,此事岂心传",暗示了音乐与禅意并非仅靠耳朵听见,而是需要心灵去领悟和体验,强调了内在感知的重要性。"悟入终于寂",表达了通过领悟达到内心的宁静,"声闻各自圆"则揭示了音乐与禅理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有其圆满之处。

最后两句"昭文元不鼓,陶令久无弦",以昭文和陶令两个典故,进一步强化了音乐与禅的超脱世俗,不再需要外在形式的表达,达到了一种无声胜有声的境地。整首诗通过音乐与禅的交融,传达出一种超越言语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59)

龚璛(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周方溪韵

谢老外诸孙,因君观九原。

犹疑古人在,转使薄夫敦。

臭味偶萍聚,风流如玉温。

江东二三策,此道久忘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周山□趣瑞安州同知

江头雨意湿宾鸿,千里东瓯浙最东。

碧树渔矶山水窟,朱衣象笏簿书丛。

吾民又遇时更化,此地今闻岁屡丰。

若得曾游谢灵运,官闲诗好和清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邓觉非云山图

云欲行兮时止,山将闇兮日章。

渺太虚而观化,载神气以无方。

形式: 六言诗 押[阳]韵

题王君章山水

山中古寺秋阴,有客携筇独寻。

归来自可一榻,江南落尽枫林。

形式: 六言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