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永庆院一览亭

插迥飞檐耸,淩虚叠砌危。

四天栏下揖,万象掌中窥。

目力不到处,云容无尽时。

尘尘皆胜事,凭槛几人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丁注所作的《题永庆院一览亭》诗,描绘了一览亭的壮丽景象与诗人独特的视角感受。

首句“插迥飞檐耸”,以“插迥”二字生动地描绘了亭檐高耸入云的情景,仿佛直插天际,展现出亭子的雄伟气势。“飞檐耸”则进一步强调了亭檐的灵动与挺拔,如同凌空飞翔的鸟翼,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接着,“淩虚叠砌危”一句,通过“淩虚”和“危”字,形象地表现了亭子建筑结构的复杂与险峻,仿佛是凌空而建,层层叠叠的台阶直通云端,给人一种既壮观又略带危险的感觉。

“四天栏下揖,万象掌中窥”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亭子的位置置于天空之下,仿佛可以伸手触及四面八方的景色,将整个世界尽收眼底。这里不仅展现了亭子的地理位置之高,也暗示了诗人广阔的视野和超凡的想象力。

“目力不到处,云容无尽时”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视觉体验。即使视线无法抵达的地方,也因云雾缭绕而显得神秘莫测,云层的变幻无穷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梦幻色彩。

最后,“尘尘皆胜事,凭槛几人知”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在诗人看来,无论是尘世中的任何事物,都蕴含着值得欣赏的美好,而能够领略这些美好,却往往只有少数人能够做到。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邃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2)

丁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真觉院

半天闻梵唱,一径踏松阴。

起石云千仞,悬空瀑万寻。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题竹轩

虚室澄心近竹开,雪中无事共徘徊。

不须翠柏亭前见,自有清风座上来。

林小未宜轻瘦节,岁寒方可看高材。

支公适好诚何在,岂谓香严击俊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张公翊清溪图

九华郁兮江南山,清溪下兮贯山间。

江北骛兮溪东旋,浊汤汤兮清漫漫。

山几转兮水几盘,近交臂兮远连环。

决天末兮浮云端,齐之山兮秋之浦。

景晦明兮气吞吐,草木蓊兮媚林莽。

绣屏张兮翠绡舞,深窈窕兮掩幽坞。

雨吟猿兮风啸虎,下凫雁兮泳鲂鱮。

商之樯兮渔之罟,互出没兮更散聚。

樵有舍兮梵有宇,云岩阿兮棘樊圃。

翚连甍兮岸之浒,弄潺湲兮棹容与。

中横绝兮梁为渡,隐孤城兮其西去。

春之朝兮秋之夕,风既清兮月又白。

遐矫首兮俯陈迹,携佳人兮不可得。

空远望兮中感百,思悠悠兮情恻恻。

怅兴亡兮怀今昔,独兹溪兮无终极。

嗟夫人兮摆尘滓,遥徜徉兮玩山水。

移山川兮置窗几,手舒卷兮千万里。

辀余车兮秣余马,往其从兮山之下。

枻吾舟兮泛清泻,乐鱼鸟兮放林野。

愿未适兮胡为者,聊寓言兮公墨画。

形式: 古风

句(其一)

莫言伯道无儿嗣,看取千秋祀事存。

形式: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