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三)和昌父

万事纷纷一笑中。渊明把菊对秋风。

细看爽气今犹在,惟有南山一似翁。

情味好,语言工。三贤高会古来同。

谁知止酒停云老,独立斜阳数过鸿。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鹧鸪天·其三》。诗人以轻松幽默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与陶渊明相似的隐逸生活画面。"万事纷纷一笑中"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超脱态度,而"渊明把菊对秋风"则借用了陶渊明爱菊的典故,暗示自己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感慨"细看爽气今犹在,惟有南山一似翁",赞美了陶渊明般的高洁情怀和自然之趣。

下片进一步抒发情感,"情味好,语言工"是对陶渊明诗歌风格的赞赏,"三贤高会古来同"将自己与陶渊明、另一位未明指的贤者相提并论,体现了对先贤的敬仰。最后两句"谁知止酒停云老,独立斜阳数过鸿",透露出诗人独自饮酒观鸟的闲适,以及对陶渊明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的深深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与陶渊明的比照,展现了词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代隐士的景仰之情。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其六)

一夜清霜变鬓丝。怕愁刚把酒禁持。

玉人今夜相思不,想见频将翠枕移。

真个恨,未多时。也应香雪减些儿。

菱花照面须频记,曾道偏宜浅画眉。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

点尽苍苔色欲空。竹篱茅舍要诗翁。

花馀歌舞欢娱外,诗在经营惨澹中。

听软语,笑衰容。一枝斜坠翠鬟松。

浅颦轻笑谁堪醉,看取萧然林下风。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十二)和赵晋臣敷文韵

绿鬓都无白发侵。醉时拈笔越精神。

爱将芜语追前事,更把梅花比那人。

回急雪,遏行云。近时歌舞旧时情。

君侯要识谁轻重,看取金杯几许深。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十三)和傅先之提举赋雪

泉上长吟我独清。喜君来共雪争明。

已惊并水鸥无色,更怪行沙蟹有声。

添爽气,动雄情。奇因六出忆陈平。

却嫌鸟雀投林去,触破当楼云母屏。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