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早发小孤山遇风》描绘了诗人清晨启程时在小孤山遇到风雨的情景。首句“湖尽江逾阔”展现了江面开阔,湖水尽头江流更加浩渺,暗示了旅程的辽远和未知。次句“舟行路若迷”则写出船行于波涛中,诗人内心对前行方向的迷茫。
接下来,“垂杨春寂寂”描绘了岸边垂柳在春雨中的静默,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凄清的氛围。“芳草雨凄凄”进一步渲染了雨打湿芳草的场景,使人心生哀愁。诗人笔下的漩水和鼋鼍窟,以及平沙上的雁鹜堤,都寓含着自然环境的险恶和旅途的艰辛。
最后两句“风波随地有,何处可幽栖”,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动荡不安的现实与渴望找到宁静避风港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无常,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寻求安宁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