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镇远郡守丁凤仪以诗见赠次韵奉酬

岐路眩南北,素丝变黄绿。

本为栎杜朽,误佩汉庭竹。

白日漏层云,馀辉散林麓。

黾勉怀知遇,驾言骋行目。

贵阳在何处,山高路绵矗。

风俗杂夷夏,蛮獠混生熟。

公家有程约,往往视刻木。

君子行道心,不是为窃禄。

世路有险夷,君子何恶欲。

庄生齐物篇,每以物观物。

泰山非有馀,芒芥非不足。

所恨材智浅,无以供臣仆。

周车畏输载,羲鼎戒覆餗。

赖有同心人,教我闽海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周瑛的诗《赴镇远郡守丁凤仪以诗见赠次韵奉酬》描绘了诗人面对歧路和仕途变迁的感慨。首句“岐路眩南北”形象地写出道路错综复杂,令人迷失方向,暗示了人生选择的艰难。接下来,“素丝变黄绿”比喻时光流逝,原本的青丝转为斑驳,暗示岁月沧桑。

诗人自比为“栎杜朽”,虽身份卑微,却误入高位,暗指自己受任于偏远之地。白天的阳光透过层层云层,余晖洒落山林,诗人借此表达对知遇之恩的感激,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贵阳在何处”一句,以贵阳象征理想的朝廷,表达了对远方京城的向往。

诗中提到当地的风俗各异,既有华夏传统,又有异族文化,反映出地方的多元性。诗人强调自己遵循公家规定,并非贪图私利,而是秉持君子之道,不畏艰险。“世路有险夷,君子何恶欲”表明他对世事洞察,明白人生的起伏是常态。

诗人引用庄子的齐物论,主张以平等之心看待万物,无论高低贵贱。他自谦才智有限,无法尽展所长,但仍怀揣敬畏之心,警惕过失。最后,诗人感谢有同心同德的朋友,陪伴他度过在闽海的曲折之路。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仕途的思考和个人品格的坚守,展现了明代士人的风范。

收录诗词(412)

周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读闻母车声

西斋读初罢,北堂车犹鸣。

虽怜母力健,翻使儿心惊。

天高风露寒,广庭寂无声。

长跪告北斗,愿母长康宁。

形式: 古风

暮春与诸文学掾觞于万桂山阴

万桂山之阴,小渠两三曲。

雨馀渠上行,瀰瀰春水绿。

邂逅同心人,散坐傍修竹。

殽核肆罗列,羽觞相驰逐。

人生无百年,胡为长局促。

放浪出形骸,泰然常自足。

停杯问古人,谁荣与谁辱。

永言谢世情,旷焉抱幽独。

形式: 古风

城南别墅

幽人有远韵,卜筑城南村。

青山罗庭除,疏柳荫柴门。

虚堂寂无人,但闻鸟雀喧。

秋晴穫禾黍,日夕收鸡豚。

农家无外萦,岁事在壶飧。

感此生理蕃,其乐难具言。

我方走尘土,未能问田园。

谁知隔城闉,咫尺有桃源。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送太守黄君之汀州珵

骑马出都门,望望长江曲。

江水清以驶,江草萋以绿。

黄君有远行,离色宛可掬。

路入秦时郡,符剖汉廷竹。

我起酌君酒,荐以古规祝。

筑室首基址,为政首风俗。

风俗苟不佳,政美何足录。

君登江上舟,我骋江上目。

江空不见人,只见云相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