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洞书院二首(其一)

传道宗洙泗,谈经迈汉唐。

名山留隐迹,友会挹馀芳。

翠战千林叶,红颓百尺墙。

杏坛留小影,风带认吴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鹿洞书院的景致与氛围,充满了对古代文化的崇敬和对自然美的赞美。首句“传道宗洙泗,谈经迈汉唐”以“洙泗”和“汉唐”两个历史时期的学术中心为背景,强调鹿洞书院在传承和发扬儒家学问上的重要地位,超越了以往的学术成就。接下来,“名山留隐迹,友会挹馀芳”则将视线转向书院所在的自然环境,暗示这里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场所,更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和友谊交流的空间。

“翠战千林叶,红颓百尺墙”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书院周围生机勃勃的绿色植被与古老墙壁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也象征着知识与传统的持久力量。最后,“杏坛留小影,风带认吴装”则通过“杏坛”这一儒家教育的象征,以及“风带认吴装”的细节,进一步强化了书院与儒家文化的深厚联系,同时也暗示了书院的环境和氛围能够吸引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共同探讨学问,交流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鹿洞书院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之情,以及对知识探索与交流的向往。

收录诗词(256)

缪荃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鹿洞书院二首(其二)

吾乡李侍御,落落古难追。

独得应官暇,甘为俗士师。

升车范孟博,置驿郑当时。

一样皋比座,清风孰等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月湖

雉堞浸湖光,盈盈水一方。

烟波狂客墅,衮绣相公堂。

江柳作新态,野花吹古香。

旧时觞咏地,触目尽荒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异物

雄郡海东角,中宵闻市声。

春鲜菜花鲚,乡味荔支蛏。

棕笋绿欣土,风兰香满楹。

何人工记述,异物不知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吴清卿前辈手拓彝器卷三首(其一)

金石深交三十年,重披遗墨一潸然。

簠斋不作退楼死,谁是研经室再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