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古.闻笛

山头烽火水边营,祇有牛羊与马群。

羌笛何须怨杨柳,忍教呜咽夜长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景象,通过烽火、牛羊、马群和羌笛声,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深沉的氛围。首句“山头烽火水边营”直接点明了地点,烽火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的重要手段,而“水边营”则暗示着边防军驻扎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便于生活和防御。接着,“祇有牛羊与马群”一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边塞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和生活状态,牛羊与马群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画面,也暗示了边疆的辽阔与荒凉。

“羌笛何须怨杨柳”一句,借用了唐代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中的典故,原诗中“春风不度玉门关”表达了边塞的荒凉与远离繁华,而此处的“杨柳”则象征着故乡的温暖与亲切。羌笛的声音在夜晚回荡,似乎在诉说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但诗人却以“何须怨”反问,表达了一种超越个人情感的豁达与坚韧。

最后一句“忍教呜咽夜长闻”,将羌笛声的哀怨与夜晚的漫长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既是对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孤独的描绘,也是对戍边将士们坚韧不拔精神的赞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风貌和人物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又蕴含着对理想与家园的向往。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集古.汉女

大边物色更无春,碧玉芳年事冠军。

人世死前惟有别,阳台去作不归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集古.有别

长对春风裛泪痕,殷红马上石榴裙。

无端更唱关山曲,哀怨教人不忍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集古.怨别

书来未报几时还,终日昏昏醉梦閒。

别易会难长自叹,不堪重过望夫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集古.寄远

桃李年年上国新,单于鼓角隔山闻。

一行书信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