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几道

终贾才气邹枚文,海西始归先识君。

苦将痛哭聒里耳,阎阖荡荡谁能闻?

至今追话辄自哂,嫠纬依然周已陨。

万言及上皇帝书,老尚卖文寄悲闵。

江楼剪灯梨与楂,望衡还往一钓艖。

廿年骥子亦千里,相对能勿双鬓华?

世风贵少例侮老,漫拥炉雪听宫鸦。

著书五车竟何有,尧桀是非付杯酒。

自循漠腊数躔离,且闰唐年介耆耇。

故乡橘熟红满林,霜中犹是平生心。

君如作亭颜楚颂,会约沈郑归联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赠几道》由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陈宝琛所作,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对世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终贾才气邹枚文”,以终军、贾谊、邹阳、枚乘四位古代文人并举,赞誉友人才华横溢,如同这些历史上的文学巨匠。接着“海西始归先识君”一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识之早,如同在大海西边相遇,预示着深厚的友谊。

“苦将痛哭聒里耳,阎阖荡荡谁能闻?”这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社会的冷漠与不公,即使有痛彻心扉的哭泣,也难以得到理解与共鸣。这种情感的孤独与无奈,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至今追话辄自哂,嫠纬依然周已陨。”诗人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自我反省,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万言及上皇帝书,老尚卖文寄悲闵。”这一句展现了诗人晚年仍坚持写作,以文字寄托对国家与社会的忧虑之情,体现了其高尚的情操与责任感。

“江楼剪灯梨与楂,望衡还往一钓艖。”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江楼上灯火阑珊,梨与楂的香气弥漫,诗人与友人在湖畔垂钓,享受着闲适的生活,同时也暗含着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廿年骥子亦千里,相对能勿双鬓华?”这句通过比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无情,二十年的光阴仿佛转瞬即逝,两人都已白发苍苍,但面对彼此,心中依旧充满敬意与深情。

“世风贵少例侮老,漫拥炉雪听宫鸦。”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指出年轻人受到推崇,而老年人则常常遭受轻视,这种现象令人感到悲哀。他选择在炉火旁倾听宫中的鸦鸣,或许是在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

“著书五车竟何有,尧桀是非付杯酒。”诗人感叹自己的著作虽多,却难以改变什么,最终选择以饮酒来消解心中的困惑与不满。

“自循漠腊数躔离,且闰唐年介耆耇。”诗人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从年轻到老年,经历了许多变迁,但他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与对知识的追求。

“故乡橘熟红满林,霜中犹是平生心。”尽管身处异乡,但诗人的心中始终怀念着故乡,那满树成熟的橘子,象征着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君如作亭颜楚颂,会约沈郑归联吟。”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像古代的文人一样,建造亭台,吟诵诗歌,共同分享创作的乐趣,表达了对友情与艺术的向往。

综上所述,《赠几道》不仅是一首对友人的赞美之作,也是诗人对个人经历、社会现实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表达。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陈宝琛作为一位晚清至民国时期文人的独特风采与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880)

陈宝琛(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步溪

今愁古忧身并担,情丝缠缚成老蚕。

跫然闻音慰衰暮,失喜对雪同城南。

别来侘傺已逾艾,元发虽秃骄霜毵。

我当晨兴子不睡,梦寤震壁方雄谈。

昨游郊坛阅书肆,夙嗜未餍谟觞探。

贾胡捆载此残剩,文物散佚繄谁惭?

西山向人不改色,松栝冬秀龙蛰潭。

往时避热每信宿,九九今正寒及三。

君能度腊值休假,贾勇前导吾犹堪。

夜中顾共阿戎语,文种垂绝常悲含。

卅年兄弟子犹子,染素肯使迷朱蓝?

人生得丧视所宝,万一用世功勿贪。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叠担韵答畏庐

百年形役劳般担,丰此啬彼犹原蚕。

自非培风有厚力,北徙安可兼图南?

与君生长山水窟,霜发乃共尘中毵。

弈棋转烛送身世,剩作遗事开天谈。

君师与我故庄惠,石厂留墨同扪探。

年来丘壑亦遂废,辱为点笔滋吾惭。

故山人梦怪惨澹,矧更闻雁哀江潭。

君雄于文老益壮,万言但见唾地三。

丹青馀事且自课,坐待取醉朝朝堪。

昨诗惠我一再至,卜宅顾拟从罗含。

无涯世患漫蒿目,去住展转春波蓝。

读书博塞等伤性,多文虽富君勿贪。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次韵答畏庐人日见寄

嗟君伤乱思乡土,老我衔哀直禁林。

入世倦禽终爱羽,逢春枯树自空心。

溪山无恙犹堪画,甲子长存不废吟。

倘及馀年见清晏,相从一醉荔支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大行隆裕皇太后哀辞

长春寒月黯无辉,顿使冲皇痛靡依。

帟殿衣冠犹似旧,陵山軿辂及同归。

室谁实毁孤安托?医固无良死早祈。

迟暮偏蒙恩礼绝,侧身墙翣重歔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