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所作的《登报恩塔作歌》。诗中描绘了诗人登塔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首句“登塔有会心,成句从塔下”点明了诗人登塔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灵感,创作诗句。接着,“借问登时何不书,攀跻应接真无暇”表达了诗人登塔时的急切心情,因为眼前的美景让他无法等待,想要立刻记录下来。
“我怀杜老登慈恩,仰穿始出步步真”诗人联想到唐代大诗人杜甫登慈恩塔的情景,表达了对杜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与杜甫在登高望远、寻求灵感方面有着相似之处。
“当时笔砚谁供奉,英雄未免还欺人”这一句则转而探讨了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复杂情感。诗人似乎在思考,即使是伟大的英雄,也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所缺失或犯错。
接下来,“七星北户江西流,天风入耳声飕䬟”描绘了诗人站在塔上所看到的自然景象,七星在天空流动,天风拂面,声音清脆,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壮丽的氛围。
“金陵自昔帝王州,至今遗迹归浮休”提到了南京作为古代帝王之都的历史地位,以及如今历史遗迹的变迁,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最后,“怪底禅宫标窣堵,应令心空万古愁”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塔下的禅宫,感叹于其庄严与静谧,仿佛能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面对历史的沧桑,心中涌起无尽的愁绪。
整首诗通过登塔的体验,结合对历史、自然和人文的感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感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