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闻清五大臣遇刺感赋

车场如市一声雷,震破双双两耳。

面血洒将黄马褂,几点鲜红竞美。

药雨无灵,弹烟空掷,枉学屠龙技。

大索不得,莫是远飏去矣。

却惭荆聂遗踪,虚无劳躅,如汝差可喜。

碎魄零魂犹战栗,屋上骂声又起。

巡警汗喘,赏悬百万,秦法殊难持。

燕云莽荡,暗杀风潮未已。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描绘了一幅紧张激烈的场景。开篇"车场如市一声雷",形象地写出事发现场的喧闹与突然的寂静被雷声打破,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震破双双两耳",生动描绘了人们因惊吓而失聪的瞬间,展现了事件的冲击力。

"面血洒将黄马褂,几点鲜红竞美",通过细节描写,刻画出刺客行凶后的血腥场面,鲜艳的血色与官服的黄色形成鲜明色彩,揭示了悲剧的残酷。"药雨无灵,弹烟空掷",暗指刺客未能得逞,反遭追捕,表达了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惋惜。

"大索不得,莫是远飏去矣",暗示搜捕的徒劳和刺客可能已经逃离,流露出对局势失控的忧虑。"却惭荆聂遗踪,虚无劳躅,如汝差可喜",借典故表达对刺客行为虽不赞同,但其精神某种程度上令人钦佩。

"碎魄零魂犹战栗,屋上骂声又起",进一步渲染现场的混乱和人们的恐慌情绪。"巡警汗喘,赏悬百万,秦法殊难持",描述了警察的紧张和赏金的巨额,反映出社会对暴力事件的强烈反应和法律制度的无力。

最后两句"燕云莽荡,暗杀风潮未已",以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比喻,暗示了更大的政治动荡和社会不安正在酝酿,暗杀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末五大臣遇刺事件的震撼场景,同时也寓含了对时局的深刻反思和忧虑。

收录诗词(205)

高燮(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百字令.题桃花扇

模糊张眼,看江山无主,舆图换稿。

一幅沧桑谁堪画,肠断秣陵秋老。

衰草凄迷,夕阳惨淡,旧泪知多少。

零香残粉,付与声声啼鸟。

最恨烛灺烟消,歌终梦醒,门户空争闹。

国破家亡无所剩,赢得数株红蓼。

孽子孤臣,渔夫樵客,冥冥鸿飞杳。

识时俊杰,出山惟恐不早。

形式:

浪淘沙.题《小雅楼集》

歌哭几时休。难以消忧。凄清身世冷于秋。

一卷灯前开不得,侬亦工愁。时事泪长流。

痛说金瓯。莫将哀怨诉从头。

何况今宵风雨急,独上危楼。

形式:

满江红.题《张苍水集》,用岳武穆韵

破碎河山,叹一缕、残魂欲歇。

谁肯信、书生报国,竟成义烈。

慷慨悲歌江海水,寂寥夜哭沧桑月。

抚须眉、搔首看天狼,同仇切。报仇志,酸如雪。

华夷界,安能灭。但春秋抱住,完全无缺。

臣节苦尝熊鬼胆,觉旌红染黄炎血。

问何时、扫荡犬羊群,还京阙。

形式:

临江仙.感怀

大好江山谁是主,几时扫荡腥膻。

痛遭宰割恨难填。神明胄裔,民族太颠连。

汉水无波自由死,沉埋二百余年。

中原难复旧衣冠。同仇踊跃,努力再开天。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