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比屋桑麻三月雨,夹溪桃李四时春。
谁欤幻出山前景,指似堂中觅句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首句“比屋桑麻三月雨”,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三月时节,农舍之间,桑树与麻田在细雨的滋润下生长的景象,充满了田园生活的温馨与希望。次句“夹溪桃李四时春”,则将视线转向了溪流两岸,无论是春日的桃红柳绿,还是四季常青的李树,都映衬着溪水的清澈与生机,展现出大自然的永恒魅力。
后两句“谁欤幻出山前景,指似堂中觅句人”,则由景入情,引出了对诗人的赞美。诗人仿佛是自然美景的魔术师,将山前的景色幻化为诗行,引导着那些在书房中寻找灵感的人们去领略这份诗意与美。这不仅是对诗人创作才华的肯定,也是对自然与艺术完美结合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表达了对和谐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对艺术创造的赞美,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追求。
不详
南宋文学家、藏书家。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自有堂来三换扁,官居贤否只山知。
酴醾妩媚今何许,山色青妍宛旧时。
客问主人今暇否,主人心与水云閒。
庭空吏散文书静,茗碗熏炉上爱山。
坡谷经行久品题,顾令迂拙强搜诗。
虽然何世无坡谷,山立孤高好自持。
钟期不作伯牙死,琴堕云烟莽苍中。
翠玉楼前几识子,山风吹散又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