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读书

古人竟何之,见此秦时月。

落照青简端,冠履若飘忽。

澹对不相闻,秋风天籁发。

欹枕研至精,凛冽砭吾骨。

鬼神能害名,漏泄受天伐。

蒲柳畏先零,燕石守金阙。

何用此营营,华簪宠短发。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瑞徵的《秋夜读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秋夜读书图景。诗人通过对古人的想象和秦时明月的描绘,暗示了历史的流转和个人的孤独。"落照青简端,冠履若飘忽",写月光照在书卷上,仿佛看到古人身影恍惚,增添了神秘感。"澹对不相闻,秋风天籁发",秋风吹过,自然之声与书中的智慧共鸣,营造出宁静的学习氛围。

"欹枕研至精,凛冽砭吾骨",诗人沉浸在书海中,枕着书卷深入思考,感受到知识的冷峻和力量,如寒风刺骨。接下来的诗句"鬼神能害名,漏泄受天伐",寓意读书人不应追求虚名,否则会招致天道的惩罚。"蒲柳畏先零,燕石守金阙"运用比喻,表达对时光易逝和坚守真理的决心。

最后两句"何用此营营,华簪宠短发",诗人感慨不必过于追求世俗的荣华,而应珍惜时间,专注于学问,以知识为贵。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生活的独特感悟和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3)

李瑞徵(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辛酉冬泽州署中柬王仲昭

伊昔家大阮,买楫浙江潮。

南中多伟人,齿馨惟仲昭。

曾探帐中秘,开卷走风涛。

缅怀二十载,车弓同见招。

而我拙巷遇,一笑各分镳。

只今向潞泽,行橐挂酒瓢。

闻君莲花幕,抗情在云霄。

投刺而按剑,寒镫坐寂寥。

慷慨赋归与,马鸣风萧萧。

形式: 古风

古意

桃李好颜色,不如松柏心。

况结平生欢,谱之兰与金。

弃绝果何意,含情自沈吟。

愿借明月光,展君绿绮琴。

抱月弹流水,哀怨激商音。

焉得秦楼镜,涣然开素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视事诸罗

西风轻拂使臣车,谕蜀相如旧有书。

细译番音诚异域,喜看野俗尚皇初。

自来穷海无飞雁,从此荒村有市鱼。

漫向空天长倚望,黄云晚日接扶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腊月同友寻梅道上登天秀岩和薛中丞叶太傅刻石原韵(其一)

此日閒寻最上峰,几盘苍藓隐芙蓉。

呼僧细读云边字,忏佛重陈海外踪。

当岭夕阳千树合,匝城烟火万家封。

自怜尘迹多潦倒,消息江梅已早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