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书赠义军旧书记

拜将坛高卓义旗,五洲睽目属雄师。

当时力保危台意,只有军前壮士知。

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

啼鹃唤起东都梦,沉郁风云已五年。

凤凰台上望乡关,地老天荒故将閒。

自写鄂王词在壁,从头整顿旧河山。

谁能赤手斩长鲸,不愧英雄传里名。

撑起东南天半壁,人间还有郑延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有感书赠义军旧书记》由清代诗人丘逢甲所作,表达了对义军旧记者的深切感慨与敬仰之情。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英雄人物的颂扬。

首联“拜将坛高卓义旗,五洲睽目属雄师”描绘了拜将坛上高举义旗的场景,五洲瞩目,显示出义军的雄伟气势和影响力。这里不仅赞美了义军的英勇,也暗示了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颔联“当时力保危台意,只有军前壮士知”则深入探讨了义军的初衷与行动。在危难时刻,他们挺身而出,力保国家的安全与尊严,这种牺牲与奉献,只有军中的勇士们能够深刻理解。

颈联“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对比宰相的权力与孤臣的无奈,揭示了政治体制中的矛盾与局限。宰相虽有权势,却无法挽回国家的颓势;而孤臣虽无力回天,却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与责任。

尾联“啼鹃唤起东都梦,沉郁风云已五年”以啼鹃象征哀伤与怀念,唤起了对东都(洛阳)的回忆,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国家的困境。最后,“撑起东南天半壁,人间还有郑延平”表达了对像郑成功这样的英雄人物的期待与敬仰,希望他们能支撑起国家的一片天空,为人民带来希望与光明。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也有对英雄人物的颂扬,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正义事业的坚定信念。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林氅云郎中鹤年寄题蚝墩忠迹诗册追忆旧事次韵遥答

故人天末缄诗至,格似龙标供奉多。

不愧南中称十子,一时人望属西河。

笔端浩气满乾坤,桑海归来义愤存。

碎破河山同感慨,更将忠迹表蚝墩。

当时痛哭割台湾,未肯金牌奉诏还。

仓葛哀呼竟何补,全军难保武峦山。

英雄愧说郑延平,目断残山一角青。

何日天戈竟东指,誓师海上更留铭。

黯黯归云拥海槎,浪纾筹策事量沙。

岛中义士依然在,伏腊年年奉汉家。

经史无功世贱儒,空山披褐感潜夫。

崭新花样愁经眼,颠倒天吴紫凤图。

樽酒东山拜大忠,浩歌人尚气如虹。

残篇重检王炎午,来祭庐陵信国公。

徙尽虹桥桥畔蚝,北风吹客冷萧骚。

沁园一阕君须记,落木斜阳句更豪。

形式: 古风

议开水沙连番界杂作六首

台湾虽异域,唇齿却相依。

沿海六七省,全赖作藩篱。

台安内地乐,台动天下疑。

未雨不绸缪,终必悔噬脐。

谁云海外岛,不可令民滋。

有人此有土,气运不可羁。

时哉弗可失,愿君聊慎思。

民弱盗将据,盗起番亦悲。

荷兰与日本,眈眈共朵颐。

王化大无外,何患此繁蚩。

形式: 古风

议开水沙连番界杂作六首

彰化东南境,二十四番藔。

宽旷兼沃衍,气势亦雄骁。

兹土百年后,作邑不须龟。

近以险阻弃,绝人长蓬蒿。

利在曷可绝,番黎苦相招。

不为民之宅,将为贼之巢。

遐荒莫过问,啸聚藏鸱枭。

何如听民辟,戒备一方遥。

行古屯田法,令彼伏莽消。

形式: 古风

议开水沙连番界杂作六首

沙连内山里,形胜类户门。

其中开平旷,可容数十村。

关键南北卡,奸宄往来频。

昔以逋逃薮,议弃为荆榛。

此处田土饶,山木利斧斤。

何如设屯戍,守备为游巡。

左拊半线臂,右塞鹿港漘。

既清逸贼巢,亦靖野番氛。

邑治得屏障,相需若齿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