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匡庐

匡庐何所极,苍苍阁晴空。

兄弟事幽讨,同日蹑奇踪。

炼形化精魄,列为五老峰。

物固有不朽,万代垂高风。

我欲访其居,道远谁能从。

长揖入翠微,冥栖结云松。

从予以朱鸟,閒骑一苍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过匡庐》描绘了诗人对庐山壮丽景色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匡庐何所极,苍苍阁晴空”以设问起笔,展现出庐山之巅的广阔与晴朗,给人以视觉冲击。接下来,“兄弟事幽讨,同日蹑奇踪”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探寻庐山深处的神秘踪迹,体现了友情的深厚。

“炼形化精魄,列为五老峰”暗指修炼成仙的传说,将五老峰赋予神话色彩,增添了神秘感。诗人感慨“物固有不朽,万代垂高风”,认为自然景观和精神追求可以超越时间,流传千古。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访寻隐居之地的艰难,“我欲访其居,道远谁能从”,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的无奈。最后两句“长揖入翠微,冥栖结云松”和“从予以朱鸟,閒骑一苍龙”则以浪漫的想象,描绘出自己如仙人般悠然自在的形象,融入了庐山的自然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作者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赠周文都赴应天府判

送别崇文郊,欲别还踟蹰。

别远会恐难,延缘且斯须。

与君会此地,十六星火除。

后会安可必,人事靡常居。

松柏化为薪,平陆成沮洳。

变态若风云,念此心烦纡。

江流罔昼夜,钟山郁葱如。

万变皆在人,无事应簿书。

人生驹过隙,日月倏转车。

崇德贵及时,愿君爱玉躯。

形式: 古风

戊辰腊廿七日夜梦王伯安兄

四时有去来,逐客久不至。

天运尚可量,人事谁能计。

昨夜梦见之,仿佛精神契。

语久声弥低,画地示予字。

灭没不可辩,了了得其意。

言别何匆匆,路远会难继。

合欢讵知梦,是梦聊足慰。

借如平生魂,亢爽不可致。

念之生悲凄,达旦不能寐。

形式: 古风

除夕

阴阳无停机,天道常流转。

除夕依辰至,岁月忽已晚。

感节念年非,令人发悲惋。

少壮多志气,白发已乱短。

行年逾不惑,知命途尚远。

誓当师继日,畏此流光遄。

形式: 古风

新春写怀三首(其一)

促促笼中鸟,脉脉念远林。

远林在何许,乃在增城阴。

增城云九重,结巢最高岑。

自罹尘网内,胡乃独伤心。

仰见云间翼,窅然遗我音。

愿言养奇翅,高举待秋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