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岩所作的《偈颂二十五首》中的第二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某些哲理。"出现扬州,坐断寿丘"这两句,可能是在比喻人生中的某种际遇或转折,"扬州"和"寿丘"都是象征性的地名,暗示着繁华与衰落、生与死的对比。"脚跟不点地"形象地描绘了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而"赢得一身愁"则揭示了这种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困扰。
"不是冤家不聚头"这句话,源自民间俗语,常用来形容难以避免的缘分或冲突,这里可能是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安排的一种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沉,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对生活苦难和命运轮回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