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淮村八景(其六)囊沙报雨》是明代诗人赵完璧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淮河畔的自然景象和历史氛围,充满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
首句“夙仰淮阴名,不识淮阴陈”表达了诗人对淮阴侯韩信的敬仰之情,但并未直接提及韩信的名字,而是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出来。接着,“囊沙今尚存,报雨无从信”两句,通过描述淮河边的沙袋(囊沙)至今犹在,却无法预知天气变化,暗示了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性以及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虫沙之化自可猜,千秋杀气神与偕”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自然界的变迁与历史的沧桑联系起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这里的“虫沙”指的是自然界中的生物和沙土,它们的变化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更迭。“千秋杀气神与偕”则表达了对历史中战争和冲突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最后,“多多益办真雄才,军声十万风雨来”两句,诗人借对古代英雄的赞美,表达了对勇敢和智慧的颂扬。这里的“多多益办”意味着积累和准备,而“军声十万风雨来”则形象地描绘出军队的强大和声势浩大,如同狂风暴雨般震撼人心。这不仅是对古代军事将领的赞颂,也是对所有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人们的崇高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和平与勇敢精神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