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真人捣药臼

一臼山根蚤暮桩,不知扶起几羸癃。

如言捣药长生兔,应为真人不桂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与哲理的画面,通过“一臼山根蚤暮桩”这一开篇,营造出一种古老而深邃的氛围。山根处的臼桩,仿佛见证了岁月的更迭与生命的轮回,不知它支撑起了多少疲惫不堪的人们。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臼桩以生命,暗示着它在历史长河中的角色与意义。

接下来,“不知扶起几羸癃”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生命与力量的象征。这里的“羸癃”指的是身体虚弱、年老体衰之人,诗人通过“扶起”这一动作,表达了臼桩给予人们的帮助与支持,寓意着在生活的艰难时刻,总有某种力量能够给予人们希望与支撑。

“如言捣药长生兔”这一句,引用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嫦娥奔月、捣药成仙的故事,将现实与神话巧妙结合,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和哲学思考。捣药的长生兔,象征着追求永恒生命与精神寄托,同时也隐喻着人类对于长生不老、超越生死的渴望与探索。

最后,“应为真人不桂宫”一句,以反问的形式收尾,既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真人”与“桂宫”的深层思考。“真人”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生命真谛的人,而“桂宫”则可能象征着权力、财富或物质世界的中心。这句话暗示了真正的智慧与精神追求,往往不在那些世俗意义上的“桂宫”之中,而是在内心深处,即“真人”的世界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探讨了生命、力量、追求与超越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56)

钱闻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莺鸣十章寄戚伯瑞

有鸣其禽,其鸣维何。有怀其人,我心靡他。

禽其鸣矣,惟其丑矣。我之怀矣,惟其友矣。

惟动有几,万变形之。视听与言,难遏者私。

孰爱于母,惟善其善。孰友于兄弟,我独终鲜。

有水涓涓,石凿凿兮。日湔月濯,成此圆洁兮。

有泽其涸,有山其落。有木而桷,则以其斲。

静观物理,式感我思。有风凄兮,吹我裳衣。

春花粲兮,两山之间。谁与我适,觞咏以还。

日升于东,月生于西。惟神之驰,曾莫知所之。

莫克匪己,莫玩匪理。有怀于是,不知子之所止。

形式: 四言诗

送庐陵李宰养直之官兼呈刘寺簿四首(其四)

澡身有至理,面垢吾能索。

负背肤所受,非人孰湔涤。

诗人有良玉,犹藉他山石。

况复吾所师,且喜得亲炙。

形式: 古风

漓之水

漓之水浮兮,粗资以汰。漓之水激兮,顽资以淬。

漓之水清兮,垢资以洒。漓之水润兮,槁资以溉。

漓者离也,胡离乎东而西其会。

永言西大,不渤而汇。靡资弗沛,四有一逮。

亦孔之快。漓者离也,胡离乎西而东其迈。

永言西隘,不飓而濑。靡资弗碍,四无一逮。

亦孔之慨。逮固罔功,不逮宁罔罪。

谁谓匪诖,又谁谓无悔。

离哉离哉,固云㣻哉,宁固云憝哉。

离哉离哉,固云夬哉,宁固云駾哉。

形式: 四言诗

爱山堂

芙蓉居右,华盖居后。象居其间,不几培塿。

爰架余宫,爰栖余踪。坐而睨之,主卑客崇。

卑者当足,崇者当目。

崇卑不同,余却得象之精,忘象之形。

筑堂对象,拔翠横青。有粲兮色,有涵兮德。

柳下之介,伯夷之特。颜之坐忘,孔之屏息。

彼混莫伦,余配以仁。彼矫莫亲,余交以神。

无彼无此,孰主孰宾。余爱之溺,孰不云癖。

象山难忘,道山可易。于彼游心,于此扫迹。

形式: 四言诗